帆在第3個字的詩句
帆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漠漠帆來重,冥冥鳥去遲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賦得暮雨送李胄 / 賦得暮雨送李曹
- “風吹帆席隨云卷,鳥壓花枝覆水低”名句鑒賞 -- 出自··
- 眼看帆去遠,心逐江水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夏行
- 搖曳帆在空,清流順歸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在水軍宴韋司馬樓船觀妓
- 掛輕帆,飛急槳,還過釣臺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祝英臺近·掛輕帆
- 云展帆高掛,飆馳棹迅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
- 獨倚帆檣立,娉婷十七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夜聞歌者 宿鄂州。
- 渺渺帆檣遙見海,冥冥蒲葦不知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故山
- 風生帆力健,木落月明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小江
- 卸云帆、水驛魚鄉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彩云歸·蘅皋向晚艤輕航
- 樹杪帆初落,峰頭月正圓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勞停驛
- 綠絲帆繂桂為檣,過盡淮山楚水長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齊明府赴東陽
- 岸回帆影疾,風逆鼓聲遲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軍師凱旋自邕州順流舟中
- 森千帆影里,參差宮闕,風展旌旟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八聲甘州·直青山缺處是孤城
- 報道帆當落,傳呼鼓已撾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鼎河口枕上作
- 渡船帆飽如張弓,條忽世界寒浺瀜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東山渡湖
- 望去帆、一派湖光,棹聲咿啞櫓聲柔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青房并蒂蓮
- 夕陽帆杳杳,舊里樹蒼蒼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李端公赴東都
- 向煙帆杳杳,臨水葉紛紛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夏口送長寧楊明府歸荊南,因寄幕府諸公
- 正愁帆帶雨,莫望水連云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裴二十一
- 豫愁帆風船,目極別所愛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晚泊長沙示秦處度范元實用寄明略和父韻五首
- 峭石帆收,歸期差,林沼年銷紅碧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大?
- 落歸帆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夢江南/憶江南
- 帆來帆去,天際雙闕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憶秦娥 用太白韻
- 煬帝帆檣留澤國,淮王箋奏入班書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寄淮南鄭寶書記
- 鳥疾帆亦奔,紛紛助勁敵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紀夢游甘露寺(寺在京口北固山上)
- 風勁帆方疾,風回棹卻遲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江行無題一百首(一作錢珝詩)
- 下江帆勢速,五兩遙相逐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雜曲歌辭·古別離二首
- 夏口帆初落,涔陽雁正疏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江上逢司空曙(一作岳陽逢司空文明,得關中
- 鷗驚帆乍起,虹見雨初來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送崔秀才游江陵
- 棹舉帆開,黯行色、秋將暮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惜奴嬌·歌闋瓊筵
- 路轉帆舉落,舟排冰疊積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梁山泊
- 云侵帆影盡,風逼雁行斜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江行留別
- 西風帆勢輕,南浦遍離情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同年崔先輩
- 晚天帆去疾,春雪燕來遲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江樓作
- 西江帆掛東風急,夏口城銜楚塞遙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鄂州頭陀寺上方
- 檣高帆系錦,堤暖柳藏河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九曲池悼古
- 的的帆向浦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日夕望江山贈魚司馬詩
- 棹開帆欲舉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贈江長史別詩
- 便風帆高掛,云濤千里,誰道蓬壺水弱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瑞鶴仙·好山橫翠幕
- 帆去帆來天亦老,潮生潮落日還沈。 -- 出自宋·王琪·望江南/憶江南
- 江上帆檣經幾駐,城南第宅已三移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春興(八首)
- 風住帆維軟,人齊櫓響勻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十六日立春舟中晚眺
- 際晚帆投岸,蒼蒼暮靄平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舟泊天門山寄金陵故舊
- 遠客帆檣秋水外,殘兵鼓角夕陽中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寄題安慶城樓
- 遠江帆影秋蕪外,故苑砧聲晚樹中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次韻楊禮曹秋日見贈
- 煙中帆幾點,若個是君船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詠瀟湘八景各一首·遠浦歸帆
- 帆來帆去何曾歇,萬頃煙波屬釣翁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過松江
- 千里帆遮館娃寺,一川風暖采香村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松江
- 危樓帆雨過,孤塔陣云歸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野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