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在第3個字的詩句
巴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月滿巴山天似水,滿眼祥云飛撲。 -- 出自宋·俞國寶·念奴嬌·云收霧斂
- 見說巴山矟馬退,也都因、糧運如流水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賀新郎·幸有天遮蔽
- 欲狀巴陵勝,千古岳之陽。 -- 出自宋·林正大·水調歌·欲狀巴陵勝
- 教得巴童歌舞好,侍郎千萬卻歸休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懷何月湖
- 一聽巴人曲,多貽漢璽憂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送蜀客
- 口里巴巴緣十地,眼中盼盼是諸天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再用出郊韻似延慶老三首
- 忽憶巴山夜,西窗風雨寒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對燭
- 懶話巴山,翦鐙同聽雨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臺城路/齊天樂
- 路通巴蜀那須檄,馬立澶淵更要詩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和兩山二首
- 巴東巴西久為客,目斷江南歸未得,月明滿地山花白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巴東西
- 上土巴灰除虛除,伊尹東北八九馀。 -- 出自·***·銅雀臺玉板篆
- 山連巴湘遠,水與荊吳分。 -- 出自唐·劉復·送王倫
- 江分巴字水,樹入夜郎煙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漸至涪州先寄王使君
- 千里巴江守,三年故國春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早春對雨
- 文含巴江浪,色起青城煙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詠蜀客石琴枕
- 種就巴丘桃李逕,不應畫諾更留連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廖守岳陽樓韻三首
- 南首巴陵道,籃輿小作程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過西侖莊一宿
- 若論巴峽愁人處,猿比灘聲是好音。 -- 出自唐·熊孺登·蜀江水
- 珍重巴西守,殷勤寄遠情。 -- 出自唐·李汶儒·和綿州于中丞登越王樓作
- 長聽巴西事,看圖勝所聞。 -- 出自唐·李鄴·和綿州于中丞登越王樓作
- 影沈巴峽夜巖色,蹤絕石塘寒瀨聲。 -- 出自唐·段成式·猿
- 雨漲巴來浪,云增楚際山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東歸次采石江
- 水轉巴文清溜急,山連蒙岫翠光涵。 -- 出自唐·張祎·題擊甌樓
- 遙憶巴陵渡,殘陽一望煙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叢葦
- 五月巴陵值積陰,送君千里客于郴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連
- 雪消巴水漲,日上劍關明。 -- 出自唐·喻坦之·送友人游蜀
- 攬轡巴西官局冷,幾憑春酒沃鄉愁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和杜運使巴峽地暖節物與中土異黯然有感詩三
- 偶泊巴東古縣前,宦情鄉思兩綿綿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泊巴東
- 堪笑巴民不厭足,更嫌山少畫山看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巫山公署壁有無名山戲書二韻
- 堪笑巴民不厭足,更嫌山少畫山看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巫山公署壁有無名氏戲書二韻(施州路一百八
- 莫向巴江過,猿啼促淚流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夏日送崔秀才游南
- 翦燭巴山館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點絳唇 高照 先生,宋朝遺老也,嘗有長短
- 敵卻巴中路,猿聲一段哀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寄林茂之
- 萬里巴江水,相思猿狖鳴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送范靜之遷威州(四首)
- 聞上巴江峽,黃牛峽最遲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送范靜之遷威州(四首)
- 洛都巴俚雖求舊,莫累陽春一種傳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次韻和吳侍郎洊貺雅篇
- 一曲巴人雖下里,愿持歡意助康哉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立春前二日嘉雪應祈呈昭文相公
- 故國巴山里,寒砧楚戶邊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僧了仙攜馬太守唱和求詩
- 夜榜巴羊聽水聲,江南幽夢到吳屏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宿巴羊峽
- 行到巴河打叉處,居人猶識舊將軍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巴河
- 一片巴江月,移輝到庾梅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寄彭勿庵
- 每聽巴猿愁滴袂,莫燒漢蠟恐堆盤。 -- 出自宋·葛起耕·淚
- 應想巴陵地,春余寸草暉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飛云亭
- 欲打巴禽去,家居聽亦愁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春山
- 此即巴丘戍,相傳魯肅城。 -- 出自·陳昂·移居巴陵
- 罷節巴陵歸意銳,奈何去就不敢輕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送李大夫管勾太平宮居袁州
- 嘗聞巴蜀天下險,未可一往尋鳧蠶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題畫卷
- 三峽巴江似直流,疊溪屏障幾曾收。 -- 出自明·方以智·三疊泉
- 我居巴峽內,所向苦奔峭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遠望
- 欲遣巴詞侑杯酌,千鐘萬斝未容陪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陪五馬勸農巖山晚會桃花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