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在第3個字的詩句
巴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落魄巴江號放翁,斯名歲晚亦成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早秋
- 孤愁巴月白,清夢楚山蒼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暮秋
- 晚泊巴河市,小陌聞屐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發(fā)黃州泊巴河游馬祈寺
- 我遊巴陵,始識公面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呂真人贊二首
- 古郡巴蠻國,空山夏禹祠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忠州禹廟
- 楚澤巴山歲歲忙,今年睡足向禪房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閑中偶題
- 上吞巴漢控瀟湘,怒似連山靜鏡光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西江懷古
- 崎嶇巴漢間,屢以弱攻強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諸葛武侯
- 謬承巴里和,非敢應同聲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和張明府登鹿門作
- 已失巴陵雨,猶逢蜀坂泥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途中遇晴
- 唯有巴猿嘯,哀音不可聽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巫山高
- 蕩槳巴童歌竹枝,連檣估客吹羌笛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洞庭秋月行
- 天外巴子國,山頭白帝城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始至云安,寄兵部韓侍郎中書白舍人二公,近
- 往來巴山道,三見秋草凋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青山峽口泊舟懷狄侍御
- 竹里巴山道,花間漢水源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崔員外入秦因訪故園
- 豈料巴川多勝事,為君書此報京華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赴嘉州過城固縣,尋永安超禪師房
- 客厭巴南地,鄉(xiāng)鄰劍北天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晚發(fā)五渡
- 夢暗巴山雨,家連漢水云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弘文李校書往漢南拜親
- 孤舟巴山雨,萬里陽臺月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下外江舟懷終南舊居
- 當門巴字分流水,去路難歌轉(zhuǎn)曲巖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句
- 夜纜巴陵洲,叢芮才可傍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岳陽樓別竇司直
- 暗潮巴到無人會,只有篙師識水痕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沙頭三首
- 搖曳巴陵洲渚分,清江傳語便風聞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巴陵送李十二
- 見說巴風俗,都無漢性情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遣行十首
- 臘月巴地雨,瘴江愁浪翻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東川李相公十六韻
- 見當巴徼外,吟在楚江前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江樓夜吟稹詩,因成三十韻
- 四年巴養(yǎng)育,萬里硤回縈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哭女樊四十韻
- 瘴塞巴山哭鳥悲,紅妝少婦斂啼眉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瘴塞
- 莫嘆巴三峽,休驚鬢二毛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送東川馬逢侍御使回十韻
- 并與巴南終歲熱,四時誰道各平分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嘆窮愁見寄
- 云木巴東峽,林泉峴北川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家兄自山南罷歸獻詩敘事
- 見舞巴童應暫笑,聞歌蜀道又堪悲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長史李少府入蜀
- 再鉆巴火尚浮家,去國年多客路賒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清明日試新火作牡丹會
- 過盡巴東巫峽長,荊川鼓棹更茫茫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魯家洑入沌
- 鉆火巴東岸,摐金峽口船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初入巫峽
- 爭向巴山夜,猿聲滿碧云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荊南贈別李肇著作轉(zhuǎn)韻詩
- 萬古巴丘戍,平湖此望長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岳陽館中望洞庭湖
- 卻訪巴人路,難期國士恩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重推后卻赴嶺外待進止,寄元侍郎
- 浪依巴字息,風入蜀關(guān)清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從叔程歸西川幕
- 是夜巴歌應金石,豈殊螢影對清光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奉和太常王卿酬中書李舍人中書寓直春夜對月
- 樹開巴水遠,山曉蜀星稀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少微上人游蜀
- 久住巴興寺,如今始拂衣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知興上人
- 謂語巴東人,世世當諱準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句
- 厭居巴蜀千山底,決住荊河十頃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任師中通判黃州
- 地道巴陵北,天上弱水東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西使兼送孟學士南游
- 春走巴東歲暮還,逢迎偶在江南夢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武庠歸隱終南
- 客從巴水渡,傳爾溯行舟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贈盧八象
- 城臨巴子國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白帝城懷古
- 地上巴陵道,星連牛斗文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入東陽峽與李明府舟前後不相及
- 寧知巴峽路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初入峽苦風寄故鄉(xiāng)親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