州在第7個字的詩句
州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韶容駘蕩,異中州只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趙忠簡送春詩帖贊
- 其溫而惠,有青州救荒之意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富文忠出身帖贊
- 東閣陪公議,南州返客還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山居感舊百韻
- 此亭形勝壓東州,吳越山川日夜浮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闕題
- 或作西齋號,南州許擅場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試墨五首
- 昔人瞻蟹蟬監州,今獻霜螯助拍浮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送螃蟹
- 鴻傳霜信入邊州,目障煙塵昏戍樓。 -- 出自宋·趙葵·寒曲
- 又騎黃鵠上江州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鷓鴣天·飽挹臺城白露秋
- 丁年曾授此東州,懇懇箋天得罷休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分定
- 老父如汝年,監州尚折旋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送十二知軍領郡澄江二首
- 鄮山深處古明州,新有江南客倚樓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登鎮海樓
- 公歸東里我西州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眼兒媚·公歸東里我西州
- 向來荊楚說邊州,人士今夸樂國游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壽陳制垣
- 帝遣星軺入桂州,雨余涼嫩一天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宴廣西豐憲樂語口號
- 分弓來戍嶺南州,動鏡塵生雪滿頭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登西樓題柱
- 樂郊從昔推南州,今控西鄙猶心喉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湘南樓落成和林書記韻
- 曾向春秋識此州,西風吹袂過淮頭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乙未渡淮點軍登壽春南樓
- 二十年前典此州,經行中又幾春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丁已閏月六日登岳陽樓
- 誰傳新語到邊州,來自鑾坡最緊頭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傅山父攜示曾玉堂和余韻答之
- 子在衡州我桂州,兩州相望共承流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己未元日寄子
- 足跡初來劍北州,試登危棧瞰江流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利州登棧道
- 雁峰自昔號名州,爾既難辭我莫留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送了守衡州
- 一代儒臣表,三州吏治良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挽吳鶴林尚書三首
- 想陽和、早遍南州,暖得柳嬌桃冶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瑞鶴仙·玉城春不夜
- 前輩風流在,南州個信誠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挽右史方鐵庵詩三首
- 生平示始識東州,不謂招邀得漫游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西興寄呈東畎先生
- 官軍聞說定廬州,破虜功成一滴油。 -- 出自宋·王同祖·冬日金陵制幕書事
- 懷歸宜莫留,荊州那足依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次青溪后二章為別
- 離情先怯向邊州,寒葉敲窗更報秋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客中夜雨
- 朔風吹我過瀛州,釜甑生塵轉可羞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西州舊俗每當立春前后以巢菜作餅互相招邀名
- 盧龍久已屬神州,誰認歌樓作戍樓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鯨川八景·戍樓殘照
- 玉帳元戎過福州,誰擔此擔向邊頭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爭相士三首
- 公還為雨澤九州,多為高安添滴雨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送陳糾任滿歸
- 不見元城不泗州,令發愧汗直如流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和劉月湖縣尉
- 寶笙偷按小梁州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浣溪沙·楊柳煙深五鳳樓
- 六龍親御奠神州,甲子如今甫再周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德壽宮古松太上愛之嘗持御香釃酒祠土神以祈
- 不妨無蟹有監州。 -- 出自宋·牟巘·木蘭花慢·山城如斗大
- 畫船絲竹載梁州,彩旗繩板歡游女。 -- 出自宋·杜龍沙·踏莎行·波暖芹汀
- 大地山河合九州,秋風吹起故鄉愁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趙若倫舊題多景樓
- 別郡安知寄此州,攀轅合借我公留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送使君趙寺丞泰先生
- 紅樓十里古揚州,無人為把珠簾卷。 -- 出自宋·汪夢斗·踏莎行·選得官歸
- 氣概堂堂壓九州,誰知零落此荒丘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正月十四日大雪上信國公冢
- 自來承檄到云州,恰恰星霜又一周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別茶陵士友
- 我家元住君鄰州,我父當時亦故侯。 -- 出自宋·梁棟·謁御史張月卿
- 辛苦移家向溧州,微官只為斗升謀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言懷
- 淡泊相逢古溧州,世情客況兩悠悠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和胡定甫
- 期修翫事在杭州,月夕那知常滯留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中秋待月不見
- 平生志氣隘九州,直欲濯足萬里流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和李致遠秀才
- 知爾懷親憶故州,相逢沽酒且遲留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江上送友
- 將軍墓域在杭州,如此家園入夢游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春步岳園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