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在第9個字的詩句
川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煙收遙岫小,雨過晚川新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望九疑
- 記它年相訪,認取斜川三逕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安公子·柳老荷花盡
- 明旦天津望,寒花翳川流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孔著作常父館中喜雪
- 華發不堪悲世故,斜川歸興滿東皋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永嘉君回至鹿邑東門外作
- 一鷺緩飛為我伴,半川鋪練寫余真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晚步城外
- 靖節使年慚過二,斜川推日在前三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淵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時年五十予以正月二日
- 一夜涼風驚去燕,滿川晴漲漾輕鷗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浣溪沙
- 里社相師憑梵唄,山川無語笑盲聾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前人祈雨未應二首
- 兩閣眼空風黑夜,四川手植雨清春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弟觀與齡叟詩韻
- 萬艘徒擾擾,誰是濟川材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望漢江
- 八月禾黍熟,登高望川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秋興三首
- 回首孤城空綠樹,滿川斜日放歸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自海至楚途次寄馬全玉八首
- 風物盡為愁里景,山川疑是夢中來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自海至楚途次寄馬全玉八首
- 桑柘成陰桃李盡,一川零亂柳花風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漫成七首
- 霜露無情金闕暗,山川常在石麟閑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神宗皇帝挽詞三首
- 夜聲翻盆晝綆縻,百川失性皆上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厭雨四首
- 翠深交岸樹,綠野望川田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泊長平晚望
- 急雨凄風未肯歸,三川煙樹遠凄迷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陳器之苦雨
- 天子乘騾蜀山路,滿川苜蓿為誰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題韓干馬圖
- 朝離淮陰市,春水滿川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初離淮陰聞汴水已下呈七兄
- 風月有情常似舊,山川信美不如歸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蔡彥規兼謝惠酥梨二首
- 杜老閣前勞賦詠,玉川窗外獨驚猜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探梅有感
- 云卷山光到眼前,滿川搖落早秋天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將之天長題新亭壁二首
- 一闋長歌不須唱,山川都是舊時愁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題壽陽樓二首
- 千里暮煙愁不盡,一川秋草恨無窮。 -- 出自唐·張泌·邊上
- 花繁上林路,霜落汝川湄。 -- 出自唐·祖詠·汝墳秋同仙州王長史翰聞百舌鳥
- 乘驄感遺跡,一吊清川湄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二妃廟送裴侍御使桂陽
- 素沙靜津瀨,青壁帶川坻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東陽王太守(末缺)
- 濺瓶云嶠水,逆磬雪川風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書翠巖寺壁
- 寒食權豪盡出行,一川如畫雨初晴。 -- 出自唐·盧延讓·樊川寒食二首
- 參差五陵晚,分背八川明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紅樓下聯句
- 花木閑門苔蘚生,浐川特去得吟情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城東寓居寄知己
- 窗中西城峻,樹外東川廣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題高云客舍
- 備問嘉陵江水湄,百川東去爾西之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嘉陵江
- 故交今不見,流恨滿川光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雜曲歌辭·何滿子
- 十里松蘿映碧苔,一川晴色鏡中開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定山寺
- 將興泛舟役,必仗濟川才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送任御史江南發糧以賑河北百姓
- 夜霰氛埃滅,朝日山川凈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義成校獵喜雪應制
- 樵子漁師來又去,一川風月誰為主。 -- 出自宋·宋無名氏·鳳棲梧
- 渾渾九河翻,仡仡百川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古風
- 縱爾豈知吾有意,渭川人去事難尋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和人放魚
- 豺虎不能寬遠俗,山川終要識詩人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贈傳子文
- 淑氣自遠歸,光景變川陸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長樂亭
- 悲風橈重林,云霞肅川漲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望荊山
- 迢遞雙崤道,超忽三川湄。 -- 出自隋·孔紹安·傷顧學士
- 游人杜陵北,送客漢川東。 -- 出自隋·尹式·別宋常侍
- 家住箕山下,門枕潁川濱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田家三首(一作王勃詩)
- 高樓聊引望,杳杳一川平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春日登樓懷歸
- 登臨一長嘆,還失渭川期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掩卷
- 笑談千里無兵戎,臨川草木生春風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魯公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