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在第9個字的詩句
川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九廟有靈思李令,三川悲憶恨張儀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中元甲子以辛丑駕幸蜀四首
- 何處同聲情最異,臨川太守謝家郎。 -- 出自唐·薛濤·酬郭簡州寄柑子
- 九日龍山霜露凝,龍川九日氣如烝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閏九月重九與父老小飲四絕
- 獲罪清時世共憎,龍川父老尚相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閏九月重九與父老小飲四絕
- 肩輿上南麓,眼界涵川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自徐移湖將過宋都途中見寄五首
- 檐下枯槎拂荻梢,山川迤邐費公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木山引水二首
- 孤棹獨依銀世界,山川路絕欲安歸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舟中風雪五絕
- 奪祿十五年,有田潁川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夏至後得雨
- 漢廟名園甲潁昌,洛川珍品重姚黃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城中牡丹推高皇廟園遲適聯騎往觀歸報未開戲
- 歸休得溟渤,坐受百川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還潁川
- 回施紅妝青鏡,與一川平綠,五月晴霞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聲聲慢·六銖衣細
- 昔余與夫子,相遇漢川陰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酬張少府京之
- 道路飄零如柳絮,山川迤邐近梅花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南康縣用東坡留題韻
- 政是國家多事秋,渝川縣尉亦風流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綠陰亭自唐時有之到今五百年盧肇二三公題詩
- 版筑乃是宰相事,濟川舟楫隨時操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草堂
- 霪潦并年間,彌漫即川陸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蘭陵王碑陰
- 麗景門頭初月明,清川燈火兩橋橫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春夜對月
- 疲筋苦跧臥,行藥長川陰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東畿舟居阻雪懷寄二三知舊三首之一
- 行到平橋初見日,滿川風露紫荷香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西湖二首
- 夏口樓臺供夕望,晴川風物待春游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雙漸之漢陽
- 相期林蘭楫,蕩漾窮川灣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之南豐道上寄介甫
- 北堤復誰開,長涵一川靜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北湖
- 股肱康事力,舟楫濟川功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趙資政
- 亂后人間盡不平,秦川花木最傷情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南北史感遇十首
- 四望交親兵亂后,一川風物笛聲中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重陽山居
- 幾處馬嘶春麥長,一川人喜雪峰晴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書懷
- 有心齊塞馬,無意羨川魚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自嘲
- 四合連山繚繞青,三川滉漾素波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過故洛陽城
- 云低秦野闊,木落渭川長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重過華下
- 齊紈張野白,楚練照川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人葦花
- 吁謨帝庭異,卜筑洛川同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酬君貺和景仁對酒見寄三首·上宣徽
- 百蟋縈阪道,數里豁川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登平陸北回瞰陜城奉寄李八太學士使君二十二
- 比戶清風人種竹,滿川濃淥土宜桑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子駿洛中書事
- 長安十五驛,重復間川陸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·投
- 十里陂塘春鴨鬧,一川桑柘晚煙平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被檄夜赴鄧州幕府
- 空滯殺(一作至)龍川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贈嚴倉曹乞推命錄
- 峨峨秦氏髻,皎皎洛川神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晚春
- 邐迤前岡厭后岡,一川桑柘好殘陽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山墅閑題
- 曾是巢由棲隱地,百川唯說潁源清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題潁源廟
- 晚泊孤舟古祠下,滿川風雨看潮生。 -- 出自宋·蘇舜欽·淮中晚泊犢頭
- 底事鶯啼似罵春,山川失色花神赧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諸葛繡香園
- 柳幄張天槐幕靜,一川漲起麥云黃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春夏之交奉呈胡總領
- 三徑寒松含宿雨,一川衰草臥斜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初冬即事
- 萬斛蒼煙戀釣磯,一川秋綠漾清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次韻永興王宰游鐘成觀二首
- 行過鐵橋猿嘯罷,稚川丹灶冷颼颼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羅浮山上過鐵橋
- 三國興亡成夢事,一川煙草斷人腸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武昌懷古十詠·吳王宮
- 丹爐猶暖在,聊為稚川留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張道士鹿堂
- 況有蛟與虬,磨牙塞川梁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贈周宗道六十四韻
- 舞干再見有苗格,山川鬼神當效忠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夏夜臺州城中作
- 滄海波濤紆職貢,山川草木望時巡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謁夏王廟有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