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在第9個字的詩句
川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浮光動宮觀,遠思盈川坻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河南裴尹侍郎宿齋天平寺詣九龍祠祈雨二十
- 知君歸夢積,去去劍川長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柳錄事赴梁州
- 知君客愁處,月滿巴川時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顏評事入京
- 遠峰帶雨色,落日搖川光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林臥
- 醉經(jīng)秦樹遠,夢怯漢川長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李司諫歸京(得長字)
- 江鐘聞已暮,歸棹綠川長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梁州陪趙行軍龍岡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(得長
- 自從二子相繼沒,山川氣象皆低摧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劉原父澄心紙
- 萬樹蒼煙三峽暗,滿川明月一猿哀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黃溪夜泊
- 天愁嵩嶺外,云慘洛川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大行皇帝靈駕發(fā)引挽歌辭
- 無情草木亦改色,山川慘淡生云煙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留題齊州舜泉
- 酒酣猶能弄蛾眉,山川搖落百草腓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長句送陸子履學士通判宿州
- 須知千里夢,長繞洛川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初至夷陵答蘇子美見寄
- 遙看山口火,暗渡洛川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鞏縣陪祭獻懿二后回孝義橋道中作
- 遙聽洛城鍾,獨渡伊川水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左軍巡劉判官
- 樹搖秦甸綠,花入輞川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王汲宰藍田
- 歸路逐樵歌,落日寒川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伊川獨游
- 周公驅(qū)猛獸,人始居川陸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憎蚊
- 軒冕從來為外物,山川信美獨思歸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歲晚書事
- 枕前雙鴈沒,雨外一川晴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逸老亭
- 虎去藜藿采,珠在其川媚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劉貢父舍人二首
- 兔饑食山林,兔渴飲川澤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和裴仲謨放兔行
- 更無舟楫礙,從此百川通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擬郡學試東風解凍
- 爐熏充云氣,研滴當川瀆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和子瞻雙石
- 磴回茂樹斷,景晏寒川明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游石角過小嶺至長烏村
- 龍伯驅(qū)風不敢上,百川噴雪高崔嵬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相和歌辭·公無渡河
- 五陵愁碧春萋萋,灞川玉馬空中嘶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雜曲歌辭·湖陰曲
- 來知千古信,回見百川平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運使舍人觀潮
- 子胥忠義者,無覆巨川舟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運使舍人觀潮
- 景命還將伯益?zhèn)鳎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川功大若為遷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詠史五首其三·夏后氏
- 東都漸瀰漫,派別百川導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薦士
- 南中南斗映星河,秦川秦塞阻煙波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雜曲歌辭·從軍中行路難二首
- 徒歌易水客,空老渭川人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詠懷古意上裴侍郎
- 寄言曹子建,個是洛川神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詠美人在天津橋
- 不應野水渡,橫此濟川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慶長懷麻陽叔二首
- 不知幾滴珠,成此一川玉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清遠峽四首
- 遂初欣遇兩詩伯,臨川先生一禪客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王順伯所藏歐公集古録序真跡
- 見說幽居似渭川,一川修竹雪霜寒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朱景元直節(jié)軒二首
- 詩人酒未醒,快吸一川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江水
- 青原兩公復雙起,山川出云不在此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長句寄周舍人子充
- 金谷惟堪貯俗塵,輞川今復得詩人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喻叔奇國傅郎中園亭二十六詠亦好園
- 已賡彭澤辭,更擬輞川詩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薌林五十詠·皈來橋
- 清風未作記,掛劍淚川流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謝從善挽詞
- 裴回顧霄漢,豁達俯川陸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酬鴻臚裴主簿雨后北樓見贈 [一作高適詩]
- 風凄日初曉,下嶺望川澤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風涼原上作
- 郭侯未相識,策馬伊川來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留別伊闕張少府郭大都尉
- 萬里朝宗誠可羨,百川流入渺難分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渡漢江
- 一為毫發(fā)忤,十載山川遙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劉猛見送
- 自入西州院,唯見東川城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西州院
- 我在平地行,翻憂濟川者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表夏十首
- 感君下泉魄,動我臨川思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江陵三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