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在第9個字的詩句
川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吾衰年幾何,歲月猶川逝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寄徐清溪
- 千古興亡泰伯國,一川經緯鍬公堤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過荻塘次韻
- 宿雨初收曉日升,晴川遠浸數峰青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出中新霽
- 朝市曾經兵火后,山川轉覺樹云深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石頭城和王寧翁韻
- 事會無窮閑宇宙,山川有盡眇江湖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題吳此民無游集
- 橫海僅存遺藁在,臨川有此老師無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挽橫海曾朝議
- 萬頃滄波五月涼,一川紅錦藕花香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清江曲
- 文獻風流想故家,玉川室邇已人遐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寄題茶山
- 登堂發一笑,絕倒臨川公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念昔游四首
- 蹈海高懷欣獨往,濟川好手蹇難留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無題三首
- 杲日麗天隨處見,逝川行地幾時無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次山房韻
- 忽逢緱山仙,扶我玉川腋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徐中丞容齋舊泰山一百四韻贄見
- 雪車冰柱劉叉狂,玉川玉更與相頡頏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壯哉亭觀龍湫作
- 往事水流云去,嘆山川良是,富貴人多。 -- 出自宋·詹玉·一萼紅·泊沙河
- 我來挽仰一慨慷,山川良昔人民今。 -- 出自宋·梁棟·大茅峰
- 徘徊九折險,縈曲一川注。 -- 出自宋·萬某·九日南山
- 一徑縈紆山更深,滿川煙靄夕沉沉。 -- 出自宋·劉錡·題村舍呈德瞻友
- 見說九重新有夢,濟川人在此巖西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春閨雜詠·自迷
- 百川谷口翁,一笑輞川路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寄樊上友人
- 高苑之樹枯已榮,淄川之水渾已澄,鄒邑之民仆已行。 -- 出自·***·高苑令歌
- 衣中系寶覺者誰,臨川內史字得之。 -- 出自唐·朱灣·同清江師月夜聽堅正二上人為懷州轉法華經歌
- 江平沙岸白,日下錦川紅。 -- 出自唐·姚康·和段相公登武擔寺西臺
- 屠沽未遇時,豈異茲川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讀周太公傳
- 赤地炎都寸草無,百川水沸煮蟲魚。 -- 出自唐·馬異·貞元旱歲
- 君山噴清源,脈散秦川中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登少陵原,望秦中諸川,太原王至德妙用
- 清質悠悠素彩融,長川迥陸合為空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道州敬酬何處士懷郡樓月夜之作
- 窮作扣角歌,老厭淄川牧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前韻答黃一翁二首
- 從茲東向海,可泛濟川航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重憶山居六首·平泉源
- 遠村寒食后,細雨度川來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·望伊川
- 麇麚來澗底,鳧鵠遍川潯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山信至說平泉別墅草木滋長,地轉幽深,悵然
- 時游杏壇下,乍入湘川里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·舴艋舟
- 河水昔將決,沖波溢川潯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東郡懷古二首·王京兆
- 桑葉初黃梨葉紅,伊川落日盡無風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伊川晚眺
- 回看日欲暮,還騎似川流。 -- 出自唐·沈亞之·春色滿皇州
- 雁群逢曉斷,林色映川來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早春越中留故人
- 不熱不寒三五夕,晴川明月正相臨。 -- 出自唐·裴夷直·同樂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
- 半壁樓臺秋月過,一川煙水夕陽平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雨后游南門寺
- 瀘水東奔彭蠡浪,萍川西注洞庭波。 -- 出自唐·袁皓·重歸宜春經過萍川題梵林寺
- 仙夢香魂不久留,滿川云雨滿宮愁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瑤臺
- 疏屬便同巫峽路,洛川真是武陵溪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瀚海應嫌霜下早,湘川偏愛草初薰。 -- 出自唐·盧汝弼·聞雁
- 萬里風霜休更恨,滿川煙草且須疑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雁
- 愿當舟楫便,一附濟川人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省試奉詔漲曲江池(以春字為韻時乾符二年)
- 昆岳有炎瓊玉碎,洛川無竹鳳凰饑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寄盧端公同年仁炯。時遷都洛陽,新立幼主
- 天寒高木靜,一磬隔川聞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冬日題覺公牛頭蘭若
- 高遮辭磧雁,寒噤入川人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寄太白隱者
- 谷變陵遷何處問,滿川空有舊煙霞。 -- 出自唐·李九齡·登昭福寺樓
- 我直承明逾二紀,臨川實動羨魚心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御書飛白玉堂之署四字頒賜禁苑今懸掛已畢輒
- 拂袖清風塵不起,滿川芳草路如迷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太常蕭少卿近郊馬上偶吟
- 孤棹亂流偏有興,滿川晴日弄微波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鐘大監泛舟同游見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