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在第7個字的詩句
川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衡岳鄰新卜,伊川道已東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胡文定公挽詩三首
- 風流人物勝斜川,灼灼有同前日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玉樓春
- 草滿池塘水滿川,雨余溪溜正濺濺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
- 草木含余滋,山川郁佳氣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對雪二首再用前韻
- 望外荊榛蔽輞川,我來何必為逃喧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再用韻贈湖塘來上人二首
- 春秋遺跡舊山川,魯破吳亡久寂然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早發橐皋
- 水滿陂塘草滿川,望中茅屋起孤煙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安豐道中
- 相山風物似斜川,岑寂那知市井喧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彥逢弟簡相山古上人二首
- 石柱山前煙在川,金鵝浦口浪黏天。 -- 出自宋·姚寬·下章安杜瀆七首
- 鎮南紀會府,山川交映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喜遷鶯·七閩形勝
- 廣漢家山遠,臨川道路旁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上張丞相十首
- 南方祖令行,山川久增氣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奉送真歇禪師往住阿育山兼簡黃檗云峰諸老
- 月華為地玉為川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浣溪沙
- 有情如酒月如川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臨江仙·憶著舊山歸去樂
- 幅巾應屢濕,斜川雨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感皇恩·何處是云庵
- 酬春當得酒如川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瑞鷓鴣 是日以事不克往,復用韻
- 西風外,夢到斜川栗里。 -- 出自元·黨懷英·月上海棠 用前人韻 以上五首見中州樂府
- 分野秦封盡,山川蜀國雄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劍閣秋陰圖
- 地分三晉此山川,形勝迢遙在馬前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早發坡泉薄暮至太行山下
- 祿品宵征路,堂川暝問津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近歸有寄
- 遙岑樓上俯晴川,萬里登臨絕塞邊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春興(六首)
- 主第山門起灞川,宸游風景入初年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
- 悲風生輦路,山川寂已晦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蘭昌宮
- 造化安能保,山川鑿欲翻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寓言
- 又掛寒帆向錦川,木蘭舟里過殘年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王處士游蜀
- 兄弟斷消息,山川長路岐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懷從弟
- 妾家巫山隔漢川,君度南庭向胡苑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和李侍郎古意(一作古意和李侍郎嶠)
- 歲月行遒盡,山川難重陳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至桃林塞作
- 四海少平地,百川無定波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送客東歸
- 晉國風流阻洳川,家家弦管路岐邊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平陽寓懷
- 眾口誠難稱,長川卻易防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合肥至日愁中寄鄭明府
- 林澤窅芊綿,山川郁重復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藥·郢城懷古
- 蕭索陰云晚,長川起大風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藥·謁漢高廟
- 大盜近削平,三川今底寧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代書寄上裴六冀、劉二潁
- 漢塞隔隴底,秦川連鎬池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送陳兼應辟兼寄高適、賈至
- 舉國繁華委逝川,羽毛飄蕩一年年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子規
- 叢祠一炬照秦川,雨散云飛二十年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叢祠
- 千古徽音在,三川王氣新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濮安懿王夫人挽詞二首
- 履化悲流易,臨川怨遲暮。 -- 出自唐·任希古·和李公七夕
- 飄飄瑞雪下山川,散漫輕飛集九埏。 -- 出自唐·宗楚客·奉和圣制喜雪應制
- 韓公堆上望秦川,渺渺關山西接連。 -- 出自唐·崔滌·望韓公堆
- 日暮連歸騎,長川照晚霞。 -- 出自唐·陳嘉言·晦日宴高氏林亭
- 可嘆凌波跡,東川遂不流。 -- 出自唐·吳兢·永泰公主挽歌二首
- 零桂雖逢竹,湘川少見人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樊兵曹潭州謁韋大夫
- 野渡冰生岸,寒川燒隔林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晚至華陰
- 東風雨洗順陽川,蜀錦花開綠草田。 -- 出自唐·竇鞏·南陽道中作
- 舟行如葉泛長川,解水吳兒力可全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入涌泉道中
- 千山行盡見平川,雞犬相聞俗晏然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送周思道再知漢州三首
- 君來買園林,山川既富有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送圣徙入京兼呈紀常子進
- 曉日旌旗錦滿川,阿童初試漢樓船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至清口聞水閱甚盛邊人言辛巳歲敵騎逼淮劉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