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在第7個字的詩句
川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父老今余幾,山川別後奇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再過常州
- 軒冕無枉顧,清川照我門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灞上閑居
- 郡邑移仙界,山川展畫圖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
- 儉詔同今古,山川繞灞陵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順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詞三首
- 長安遠于日,山川云間之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江陵三夢
- 初因彈劾死東川,又為親情弄化權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聞李尚書拜相以詩見賀
- 望遠音書絕,臨川意緒長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夏陽亭臨望,寄河陽侍御堯
- 風月從今別一川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南鄉子·落日照樓船
- 云起欲為雨,中川分晦明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六月十五日詣水公庵雨作
- 歧陌涵余雨,離川照晚虹。 -- 出自唐·賀知章·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
- 岐陌涵馀雨,離川照晚虹。 -- 出自唐·賀知章·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
- 函谷雙崤右,伊川二陜東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送光祿劉主簿之洛
- 桓嶺嗟分翼,姜川限饋魚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同申拜慶
- 九洛韶光媚,三川物候新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洛
- 卉服紛如積,長川思游客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安輯嶺表事平罷歸
- 薄霄愧云浮,棲川怍淵沉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登池上樓
- 百尺金輪閣,當川豁眼明。 -- 出自唐·魚玄機·題任處士創資福寺
- 卻浮一葦下長川,浮玉低昂波聒天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胡宗偉罷官改秩,舉將不及格,往謁金陵丹陽
- 霅水新阡遠,桐川舊隱荒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李郎中挽詞二首
- 萬壑斷流冰塞川,千巖森玉雪漫天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李子永赴溧水,過吳訪別,戲書送之
- 平陽池館枕秦川,門鎖南山一朵煙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故梁國公主池亭
- 日月俱照輝,山川異陰晴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將歸故山留別杜侍御
- 四時如逝水,百川皆東波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達士
- 五岳拽力內,百川傾意中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贈章仇將軍
- 風景隨搖筆,山川入運籌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湖南使還,留辭辛大夫
- 云雨飛何處,山川是舊時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過桃花夫人廟(即息夫人)
- 東風吹花雪滿川,紫氣凝閣朝景妍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金谷園歌
- 春野百卉發,清川思無窮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李儋
- 高亭憑古地,山川當暮秋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襄武館游眺
- 社臘會高年,山川恣游矚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始除尚書郎,別善福精舍
- 一旦居遠郡,山川間音形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郡齋感秋,寄諸弟
- 云霞未改色,山川猶夕暉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贈別河南李功曹(宏辭登科拜官)
- 朝宴方陪廁,山川又乖違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令狐侍郎(令狐峘)
- 石郎草草割山川,一落人手三百年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有感
- 秦庭痛哭血成川,翻訝中行背可鞭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出真州
- 半壁楚云立,一川湘雨深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楚觀樓
- 城郭諒非昔,山川儼如故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宣州疊嶂樓
- 團練濠州廟贛川,官其二子賜良田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哭尹玉
- 蒙沖兩岸夾長川,鼠伏孤蓬棹向前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脫京口·上江難
- 城邑推雄鎮,山川列簡圖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真定即事,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
- 郡邑連京口,山川望石頭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奉酬睢陽李太守
- 白露時先降,清川思不窮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陪竇侍御泛靈云池
- 萬象歸白帝,平川橫赤霄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同群公秋登琴臺
- 掩帙蓬蒿晚,臨川景氣澄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早春游樊川野居卻寄李端校書兼呈…司空曙簿
- 嶰谷蠻湖北,湘川灀水東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題鄭常侍廳前竹
- 驢駿勝羸馬,東川路匪賒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寄令狐绹相公
- 興替忽矣新,山川悄然舊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魯望讀襄陽耆舊傳見贈五百言過褒庸材靡有稱
- 自從關路入秦川,爭道何人不戲鞭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初入秦川路逢寒食
- 目極千里際,山川一何壯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春臺望
- 十載長相望,逝川水沄沄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奉和文潛贈無咎篇末多見及以既見君子云胡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