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在第7個字的詩句
川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地勢得爽塏,山川似天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答李武伯
- 沾需足雨露,山川徒茂豐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去草棘
- 今昔有顯晦,山川無是非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白鹿洞謁先生祠堂呈李夢開教授是日李入洞講
- 太安元有此山川,往古來今幾許年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九月十八日自雙溪還寺車中偶得
- 翩翩旌旆蔽長川,流目秋光重黯然。 -- 出自宋·陳相·送謝開之
- 陰陽融結此山川,便有鹽堆與石田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游善權洞二首
- 老龍拖雨過平川,曉影初開樹色鮮。 -- 出自宋·陳塤·游虎丘
- 顛風吹雨過吳川,極浦亭前望遠天。 -- 出自宋·陳宜中·如占城經吳川極浦亭
- 仰窺層閣俯平川,想見杜曲桑麻田。 -- 出自宋·陳邕·二月晦游東屯拜少陵像
- 法界即大都,山川幾回別。 -- 出自·陳俞·午睡瑪瑙起赴壽星浴
- 蒼巖絕頂俯晴川,佳處潛開小洞天。 -- 出自宋·程九萬·峴石寺
- 蟠根積鐵泄百川,龍矯蛟翻饒跌宕。 -- 出自宋·鄧諫從·題巫山瞻華亭
- 一川發于岷,一川發于洮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寄襄陽楊侍郎三丈
- 古來風韻擅玉川,日高丈五猶打眠。 -- 出自宋·方逢振·茶具一贄鮮于伯機
- 千里渴驥奔橫川,萬松滴翠蜿蜒盤。 -- 出自宋·方逢振·示湖田庵僧
- 天地亙長有,山川無盡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晚雜書三十首
- 鄭圃趙昌父,潁川韓仲止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晚雜書三十首
- 乃在江之南,臨川一老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西齋秋感二十首
- 先君無罪謫封川,天畀遺孤出瘴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丙申生日七十自賦二首
- 題詩曾到古桃川,回首驚嗟四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劉叔有還古鼎
- 富有大山無廣川,積多冢樹少炊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戲詠昌化縣土風二首
- 想見仿佛如渭川,千畝比封環乃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松江下砂唐氏竹友
- 始從武口入武川,然后相賀性命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常德教趙君
- 公才豈不知,大川宜作揖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劉都事五十韻
- 高者佛寺平者川,關仝范寬焉得比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受益再題荊浩山水圖當是洪谷子自寫所居
- 九疑叫虞帝,三川哀宗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吳仲遠游淮送行詩卷
- 繡作群峰玉作川,筆端秋思浩無邊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漢臣明府與公度使君話吾州山水之勝有詩次韻
- 回首重回首,晴川渺煙霏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宿西疇曹教授宅
- 美人背我去,山川渺盤紆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送王深道赴荊門教授
- 去去當何之,苕川賸風月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送陳良卿
- 因林上筍蕨,晴川下鷗鷺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袁從道山廬三首
- 短亭祖帳接平川,柳拂回波擊畫船。 -- 出自宋·龔宗元·送陳君子之四明
- 童鶴看如活,山川變不知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過林和靖祠
- 宇宙何蒸溽,山川久旱乾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苦熱三首
- 氣候西南異,山川自一方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雨后
- 碧天湛如水,山川供奇珍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馮當可以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效建除體作詩
- 雖分閫外憂,三川難為情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韓美成都大赴夔帥
- 晚目層城上,山川自吐吞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城上
- 去城十里蔚山川,欲界仙都自古傳。 -- 出自宋·韓松·游洞霄
- 梁州鄰左右洋川,氣候融融別是天。 -- 出自宋·韓億·洋州
- 指崖屹立鎮山川,萬丈巍巍勢插天。 -- 出自宋·何子舉·清渭八景·指崖一覽
- 零陵古郡枕湘川,太守南歸得意年。 -- 出自宋·洪湛·送新知永州陳祕丞瞻赴任
- 太守一身瘦,東川百姓肥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寄月山太守
- 伊昔天地初,山川始萌芽。 -- 出自宋·黃巨澄·登四明山
- 日月星辰靜,山川草木長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晝寢
- 登臨雖夙愿,山川多未識。 -- 出自宋·晃詠之·初行山
- 雉堞縈回遠,山川應接勞。 -- 出自宋·江休復·奉陪原甫泛汝水作
- 詩禮堪誰倚,山川賴有圖。 -- 出自宋·蔣凱·思歸寄余玠
- 面挹晴光錦繡川,卻臨蒼澗玉聲涓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留題分宜前山吳隱士白云亭
- 考室須棟隆,濟川俟舟載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雙檜分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