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在第7個字的詩句
川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定知泚筆人,斜川舊仙伯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五柳先生詩編年后二首
- 滄浪取具體,輞川儼遺躅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諸公詩韻
- 破曉欻三尺,山川積蘇中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辛丑春雪甚意有感
- 詩囊隨處紀山川,古縣繁雄更海邊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常熟感舊
- 但有赤腳侍不川,分無散花間粟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許節推喜雪
- 聽談兵樽俎,百川傾瀉。 -- 出自宋·李廷忠·滿江紅·玉帳西來
- 斷腸中、一葉晴川。 -- 出自宋·劉弇·安平樂慢
- 充城繁盛冠東川。 -- 出自宋·邵伯溫·句
- 從昔遨游盛兩川,充城人物自駢闐。 -- 出自宋·邵伯溫·元夕
- 河漢德星隕,山川英氣收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范蜀公挽詩
- 晚晴紫翠溢平川,三十六峰凝霽煙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將至嵩山遠觀瀑布
- 圭璋賤珉玼,山川貴剛騂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上姑丈閭丘通牧少卿
- 欲持牛衣歸潁川,結廬抱耒箕隗前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某頃元佑三年春禮部不第蒙東坡先生送之以詩
- 嵩高峻極壓三川,周視方輿見廣員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和人游嵩韻
- 修竹蒼蒼似剡川,浮觴可繼永和年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山陰堂
- 勾踐因何渡楚川,蒼蒼雙石臥寒煙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王履巖
- 何心慰黎民,山川朝出云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禱雨應時喜而聯句
- 漂流憶昨到封川,相繼人看淥水蓮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擬送傅推官吉先予以紹興己已六月自復徙對吉
- 正月燒燈夜,封川轉覺幽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元旦二首
- 宏論震俚耳,百川吸滿觴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效東坡送顧子敦體送趙子功令資陽
- 北渚一帝子,洛川一宓妃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王氏碧雞園六詠·露香亭
- 千古洞庭湖,百川爭注。 -- 出自宋·王以寧·感皇恩·千古洞庭湖
- 欲度三吳血盈川,欲泛九江兵闇天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偶成
- 淵默即雷聲,萬川同一水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塵外堂
- 耆舊風流在,山川氣象新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和梁守錢諸貢士
- 跋馬西州路,山川淚眼傍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許厚之挽詞
- 黃河吹風暗平川,東流之水清且瀾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烏棲曲
- 坐想誅茅日,山川走百靈。 -- 出自宋·曾惇·和何麒子應雪堂
- 玄冥僭融和,玉川知其端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小桃經雨暖成川,云錦相輝粉色天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鄭國器六首
- 故里頻遷改,山川遽有無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黃鶴
- 玉蓮翠葉粲成川,十里湖光碧浸天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御舟應制
- 錄義一毛輶,百川利趨亟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寄題義陵吳簿義方堂
- 吾鄉人物,散處川陸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陶勸農韻勉吾鄉之學者
- 交歡處,杯吸百川,雅量皆京力敵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喜遷鶯·才過元夕
- 胸中歷歷幾山川,竹杖芒鞋四十年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送智道者
- 織女機頭蜀錦川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南鄉子·十月小春天
- 玉華樓高瞰平川,白日下界黑鬼纏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次韻趙彥膚柏梁體送張道錄
- 鳳臺卻望桑麻川,殘僧孤客同一年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送叔規
- 出塞那復古,涉川今已利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出疆次副使準陰舟行
- 慘淡陰風暗廣川,沖寒直到白云邊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與同舍游凈明是日大寒予獨乘馬諸公以盂浩然
- 向來話淮南,山川眼中見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送王炎弼赴山陽守以兵衛森畫戟宴寢凝清香為
- 連朝春雨漲平川。 -- 出自宋·侯置·臨江仙·一抹煙林屏樣展
- 何時便有此山川,真宰懸知恐偶然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泊采石二首
- 夢中行盡好山川,照水征鴻影自寒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予客三池王正卿以四絕見寄姿其韻
- 壯哉古邑雄兩川,眇然下瞰乃爾孱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登無為冠鰲亭分韻得山字
- 不如收拾還山川,化為球琳尚華國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吊李允成知縣
- 赴者不可數,百川納溟漲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獻萬佛圖為張雅州壽
- 蘭舟翼桂楫,巨川端可涘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和孫先生彥及棣肅華堂詩
- 向來施設局苕川,荒政方勞問計然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虞察院生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