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在第6個字的詩句
川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竟夕吟瓊樹,川途恨阻修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臘夜雪霽,月彩交光,開閣臨軒,竟睡不得,
- 水國發(fā)爽氣,川光靜高秋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江樓獨酌懷從叔
- 酒傾遲日暮,川闊遠天低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成都送嚴(yán)十五之江東
- 縱令記得山川路,莫問當(dāng)時州縣名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桃源詞二首
- 山暝飛群鳥,川長泛四鄰。 -- 出自唐·于良史·宿藍田山口奉寄沈員外
- 桑林搖落渭川西,蓼水瀰瀰接稻泥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訪題表兄王藻渭上別業(yè)(一作墅)
- 多年不見玉川翁,今日相逢小榭東。 -- 出自宋·方惟深·絕句
- 五丁力盡蜀川通,千古成都綠酎醲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成都
- 水仙猶度曲,川后自收波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荷花
- 夜長風(fēng)露泠,川迥水煙昏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郡齋西亭夜坐
- 此行卻在樊川尾,稻熟魚肥柿子黃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薄臺
- 乃翁能繼輞川吟,零落傳家得至今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書陳副省卷
- 擁石成堤,百川約束障西東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望海潮·瓏山西峙
- 傳聞白水發(fā),川途阻瀰漫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喜入杉嶺
- 盤谷居成,輞川圖就,便從鷗鷺尋盟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滿庭芳·盤谷居成
- 千里江山,滿川煙草,薰風(fēng)淮楚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水龍吟·會昌湖上扁舟
- 我有長鯨吸川口,倒挽銀河添我酒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幽州月夜酒邊賦西湖月
- 風(fēng)月交游,山川懷抱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踏莎行·白石飛仙
- 西風(fēng)哀挽桐川上,儻有青芻致奠無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哀周然明
- 三年重見須川湄,舍舟東去何驅(qū)馳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陶監(jiān)丞茂安見贈
- 袖取平生濟川手,行藏終與祖同科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艅艎齋
- 分明人在輞川圖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漁父詞/漁父
- 蒼龍半掛秦川雨,石馬長嘶漢苑風(fēng)。 -- 出自明·李攀龍·杪秋登太華山絕頂
- 川水東北流,川花照青樓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綺川游
- 須臾贏得西川印,便脫青衣?lián)肀逃汀? -- 出自明·楊慎·詠史
- 山明姑射雪,川靜海童埃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明月篇
- 仙游御宿山川遠,白露清霜日夜深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丁丑九日
- 路極河流遠,川長朔氣平。 -- 出自唐·韓休·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
- 岸轉(zhuǎn)帆飛疾,川平棹舉齊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扈從溫泉同紫微黃門群公泛渭川得齊字
- 浦暗漁舟入,川長獵騎稀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邊秋薄暮(一作出塞)
- 去去勿重陳,川長日云暮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尋拜襄州刺史。春日赴襄陽途中言志
- 相攜未盡語,川月照黃昏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郊居答客
- 千門曉映山川色,雙闕遙連日月光。 -- 出自唐·薛奇童·云中行
- 竄謫邊窮海,川原近惡谿。 -- 出自唐·張子容·貶樂城尉日作
- (第三拍)山川路長誰記得,何處天涯是鄉(xiāng)國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琴曲歌辭·胡笳十八拍
- 溜闊霞光近,川長曉氣高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藥·渡漢江
- 野曠陰風(fēng)積,川長思鳥來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藥·文德皇后挽歌
- 樹密含輕霧,川空漾薄暉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和睦州盧中丞題茅堂十韻
- 溪深路難越,川平望超忽。 -- 出自唐·李義府·和邊城秋氣早
- 城隅路接伊川驛,河陽渡頭邯鄲陌。 -- 出自宋·王宏·從軍行
- 岸深翠陰合,川回白云遍。 -- 出自唐·洪子輿·嚴(yán)陵祠
- 秋風(fēng)將客思,川上晚蕭蕭。 -- 出自唐·韋述·廣陵送別宋員外佐越鄭舍人還京(一作張諤詩
- 問俗周楚甸,川行眇江潯。 -- 出自唐·閻寬·曉入宜都渚
- 斜照窺簾外,川禽時往還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題裴十六少卿東亭
- 畝澮敷四海,川源滌九州。 -- 出自唐·徐浩·謁禹廟
- 江澈煙塵靜,川源草樹閑。 -- 出自唐·崔何·喜陸侍御破石埭草寇東峰亭賦詩
- 野鷗寒不起,川雨凍難飛。 -- 出自唐·楊凝·送別
- 天地涵容百川入,晨昏浮動兩潮來。 -- 出自宋·趙抃·次韻孔憲蓬萊閣
- 嵩嶠云高,洛川波暖。 -- 出自宋·韓絳·踏莎行·嵩嶠云高
- 歸來不覺山川小,出去豈知天地寬。 -- 出自宋·李師中·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