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在第6個字的詩句
川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云雷時交構,川澤方蒸騰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秋堂夕
- 漸到柳枝頭,川光始明媚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元和五年予官不了,罰俸西歸,三月六日至陝
- 海潮夜約約,川露晨溶溶。 -- 出自唐·賀知章·曉發
- 霽水遠映西川時,閑望碧雞飛古祠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贈別成明府赴劍南
- 客行殊未已,川路幾迢迢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和杜學士旅次淮口阻風
- 風長笳響咽,川迥騎行疏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和周記室從駕曉發合璧宮
- 岸花明水樹,川鳥亂沙洲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和杜學士江南初霽羈懷
- 篙師絕叫敺川靈,鳴鐃飛渡如奔霆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涪州江險不可泊,入黔江檥舟
- 緑遍山厡滿川,子規聲裏雨如煙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村居即景
- 化行禹貢山川外,人在周公禮樂中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句
- 施行圣澤山川潤,圖畫天文彩色新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上崔相公
- 兩河開地山川正,四海休兵造化仁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上李吉甫相公
- 客愁無次第,川路重辛勤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舟行寄李湖州
- 莫恨扁舟去,川途我更遙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赴江西,湖上贈皇甫曾之宣州
- 沙鷗積暮雪,川日動寒暉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湘中紀行十首·赤沙湖
- 亭亭常獨立,川上時延頸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·白鷺
- 憐君不得意,川谷自逶迤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初貶南巴至鄱陽,題李嘉祐江亭
- 客思閑偏極,川程遠更分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裴二十一
- 楚思愁暮多,川程帶潮急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丘為赴上都(一作送皇甫曾)
- 山澤含馀雨,川澗注驚湍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還闕首途,寄精舍親友
- 山明始重疊,川淺更逶迤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授衣還田里
- 煙水依泉谷,川陸散樵漁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登蒲塘驛沿路見泉谷村墅忽想京師舊居追懷昔
- 乘潮一到中川寺,暗讀中興第二碑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至溫州
- 禾黍西原夢,川原落日悲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又呈中齋
- 疏枝不入輞川畫,暗香不到東山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張景召簿尉梅墅并餞入南
- 連山暗烽燧,川谷血橫流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江行第八十八
- 六龍忽蹉跎,川廣不可泝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祥興第三十六
- 朝景入平川,川長復垂柳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
- 郡國長河繞,川原大野幽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東平旅游,奉贈薛太守二十四韻
- 日出見闕里,川平知汶陽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魯郡途中遇徐十八錄事(時此公學王書嗟別)
- 商顏重命伊川叟,時事知非入洛人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重入洛陽東門
- 路轉金神并,川開鐵馬橫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到宣武三十韻
- 盡水無所逃,川中有鉤黨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·鳴桹
- 天高有時裂,川去何時回?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追和幽獨君詩次韻
- 金庭路指剡川隈,珍重良朋自此來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裴饒歸會稽
- 道里悠遠,山川間之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無名·白云謠
- 橐駝羊馬散川谷,草枯水盡時一遷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出山
- 蜀人不信秦川好,食蔗從梢未及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二五郡
- 宦游閱盡山川勝,歸老方知氣味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寄題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一天真堂
- 禾黍多新恨,川原自昔時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鮮于子駿游九曲池
- 幽吟但覺山川走,困睡不如風雨交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乘小舟出筠江二首
- 蜀人不信秦川好,食蔗従梢未及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五郡
- 殘日半開一川,花影零亂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瑞龍吟·大溪面
- 行人只說山川好,不信沙塵上□須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有題
- 剔彼高山大川字,薄我玉篋金扃中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71
- 江靜聞山狖,川長數塞鴻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題沈隱侯八詠樓
- 嚴嚴層冰塞川澤,洶洶北風鳴木石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詠雪
- 洛浦鶯花,伊川云水,何時歸得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柳梢青·狂蹤怪跡
- 春來漸覺一川明,馬上繁花作陣迎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十九首
- 羈旅兼邊思,川原蹀血新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延安道中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