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在第4個字的詩句
川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山壓秦川重,河來虜塞深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回鸞閣寫望
- 落日臨川問音信,寒潮唯帶夕陽還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酬張繼
- 遠送臨川守,還同康樂侯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李使君赴撫州
- 煙景滿川原,離人堪白首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登山歌
- 佳氣山川秀,和風政令行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東郊迎春
- 昔記山川是,今傷人代非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還至端州驛前與高六別處
- 水共伊川接,山將闕門斷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行從方秀川與劉評事文同宿
- 莽莽晴川水,寥寥病客舟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劉仲美
- 不結臨川網,偷安厝火薪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上聱隅先生
- 積雨山川晦,新晴氛霧除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劉幾道
- 登涉山川異,經從道路長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葉任道
- 更值滿川微雨、洗新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虞美人·扁舟三日秋塘路
- 巖霏雜川靄,奇變供幾席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開壁置窗命曰遠軒
- 雖微八川雄,暴怒常至沸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蒙示黃磵佳詩三讀欽羨輒繼韻仰報嘉賜
- 寒日滿川分眾色,暮林無葉寄秋聲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送客出城西
- 偉哉稚川裔,神交接朝夕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偶成古調十六韻上呈判府兼贈劉興州
- 暝色著川嶺,高低郁輪囷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暝色
- 白日山川映,青天草木宜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年華
- 朝朝臨川望,灞水不入越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其三愁
- 如彼游川魚,比目中路析。 -- 出自魏晉·潘岳·悼亡詩
- 搔首廣川陰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效阮公詩
- 長共山川在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效阮公詩
- 愿山與川之可涉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三言 愛遠山
- 流望在川陽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侍始安王石頭城詩
- 水鳥望川梁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燈夜和殷長史詩
- 玄武伏川梁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體詩 鮑參軍昭戎行
- 爭擬洛川神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詠美人春游詩
- 昨夜渭川歸好夢,一船煙雨打孤篷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池上秋書
- 吸盡百川天上去,看長虹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攤聲浣溪沙/浣溪沙
- 請見臨川太尉公,此語難為俗人道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上曾樞密
- 按察東川十四州,幾多山水似蓬丘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唐肅察院赴東川提刑
- 秋霽山川行色好,乘驄策蹇恨難陪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薛奎殿院赴闕
- 邊地山川自漢家,蠭旗圖畫拂云斜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宋傳道夜雨聞捷
- 暖漲一川春霧綠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霓裳中序第一·銀河下若木
- 我是臨川舊史君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浣溪沙
- 不盡山川,無窮煙浪,幸負秦樓約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念奴嬌·星沙初下
- 我鄉山川遙,秋晚空景促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秋晚銅山道中宿隱者
- 盡日一川侵草綠,回車二麥繞山黃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送王煉師
- 終歲山川路,生涯總幾何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邠州留別
- 唯有渭川流不盡,至今猶繞望夷宮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咸陽
- 泛滟洛川皆帝力,好浮青鯉瑞煙尋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洛中春旱禱龍門無畏塔得雨
- 太秀山川須長價,少微星宿已增輝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送新恩善濟處士歸玉笥
- 遠指三川路,初辭六尚班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送益州同理張殿丞
- 半載秦川令始行,論文猶未款群英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到任涇州寄長安府學諸先輩
- 涼風滿川陸,眺覽多近適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朝發靈樹寄曼叔師厚
- 時哉清川魚,羅此鉤網牽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放魚
- 索回俯川陸,窈窕見樓觀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雨后之南陵點饌
- 山窮遠川出,始見滍陽樹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滍城
- 啼盡一川花,愁落千山月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生查子
- 解寫伊川山色淺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蝶戀花·北固山前波浪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