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在第4個字的詩句
川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綠滿山川聞杜宇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蝶戀花·樓外垂楊千萬縷
- 從此蜀川平似掌,更無高處望東吳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望鄉臺
- 井徑東川縣,山河古合州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嘉陵江過合州漢初縣下
- 令與山川相映發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萬景樓
- 配以臨川李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鏵嘴
- 我家長川到海處,卻在發源傳酒杯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崇德廟
- 鑿峽疏川狠石破,號山索飲飛泉驚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瞿唐行
- 遍看潁川花,不似師師好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生查子
- 雨馀山川凈,麥熟草木涼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張徐州席送岑秀才
- 馬跡繞川水,雁書還閨闈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與韓愈、李翱、張籍話別
- 閑田北川下,靜者去躬耕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袁處士
- 愛君清川口,弄月時棹唱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自鄱陽還,道中寄褚征君
- 歸共臨川史,同翻貝葉文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蕭使君
- 終憶秦川賞,端坐起離憂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陪王卿郎中游南池
- 霽后三川冷,秋深萬木疏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贈蕭河南
- 已玩滿川花,還看滿川月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灃上與幼遐月夜登西岡玩花
- 草木盈川谷,澶漫一平谷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觀灃水漲
- 舟車滿川陸,四國靡不通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同德寺閣集眺
- 王氣如川至,龍興海上州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長溪道中和張自山韻
- 南極山川古,北風江海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維揚驛
- 君看百川水,何處不東流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羅次說竹巖摘藁
- 北歸秦川多鼓鼙,禾生隴畝無東西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十四拍
- 霖霪溢川原,澒洞涵田疇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東平路中遇大水
- 開亭俯川陸,時景宜招尋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同房侍御山園新亭與邢判官同游
- 徵斯濟川力,若鼓凌風翰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泛五湖
- 桑柘晴川口,牛羊落照間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樓宴崔司士…關中弟
- 憶此漳川岸,如今是別離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宿姚少府北齋
- 花落長川草色青,暮山重疊兩冥冥。 -- 出自唐·杜秋娘·金縷衣
- 野霽伊川綠,郊明鞏樹紅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春晚宴兩相及禮官麗正殿學士探得風字
- 能作山川遠勢,白頭惟有郭熙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鄭防畫夾五首
- 妙質落川澤,果然天網疏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南陽謝外舅
- 兩斷山川明,花深鳥烏樂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李次翁
- 黃落山川知晚秋,小蟲催女獻功裘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秋思寄子由
- 章川貢川結襟帶,梅嶺桂嶺來朝宗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虔州東禪圓照師新作御書閣
- 若濟巨川,維舟檝是度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具茨頌
- 日下兮川逝,射雉兮喪余一矢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明月篇贈張文潛
- 鐘鳴山川曉,露下星斗濕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宿黃州觀音院鐘樓上
- 想見山川佳絕地,落花飛絮轉愁人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予去歲在長沙數與處度元實相從把酒自過嶺來
- 滿檻山川漾落暉,檻前前事去如飛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廣陵開元寺閣上作
- 掇拾于川,搜捕于陸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次韻陶淵明勸農詩
- 昔在定川寨,賊來如群蜂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郭綸
- 雨洗山川百里凈,風吹語笑一城喧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再次前韻四首
- 舊說潁川宣老人,朱櫻斑筍養閑身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初成遺老齋二首
- 歸去伊川瀟灑地,不須遺念屬清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李昭敘供備燕別湖亭
- 洞府山川百里賒,洞門藤蔓鎖煙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毛君州宅八詠 李八百洞
- 始信山川出才士,扁舟新自宛溪來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薦推官見寄
- 愛其山川泉石之勝,怡然有久留之意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李誠之待制燕別西湖〈并敘〉
- 常陽百川竭,顧亦防雨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遲韻二首
- 睥睨山川俯畫地,畫作西方佛名字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魏佛貍歌
- 筑室潁川市,西望長悲辛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廣福僧智昕西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