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在第4個字的詩句
川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自別西川海棠後,初將爛醉答春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泛舟觀桃花
- 使入蜀川方在道,書傳淮浦定何時? -- 出自宋·陸游·霜夜
- 先取山川來掌上,卻移天地入壼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道院雜興
- 憶在西川集寶坊,幅巾蕭散日初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舊在成都初春無事日訪昭覺保褔正法諸剎甚可
- 掌上山川初入夢,壺中日月尚經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得都下八月書報蒙恩牧敘州
- 俗似山川古,人如酒醴醇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與村鄰聚飲
- 不為山川多感慨,歲窮游子自消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大寒出江陵西門
- 分符潁川政,吊屈洛陽才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早春寄岳州李使君李善棋愛酒情地閑雅
- 云外山川歸夢遠,天涯歧路客愁長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秋夜與友人宿
- 秋草樊川路,斜陽覆盎門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憶游朱坡四韻
- 縱橫一川水,高下數家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即事
- 坐見山川吞日月,杳無車馬送塵埃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落星寺
- 悠遠山川嗟我老,急難兄弟想君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吳沖卿二首
- 春映一川明,雪消千壑漫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飯祈澤寺
- 武昌山川今可想,綠水透迤煙莽蒼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岳州張使君
- 堂堂潁川士,察脈極淵藪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贈陳君景初
- 樓船蔽川莫敢動,扶伏但有謀臣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
- 懷哉山川異,往矣霰雪稠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解使事泊棠陰時三弟皆在京師二首
- 朝天吳川夕霅溪,回首喬林吹岸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如歸亭順風
- 卻想山川常在夢,可憐顏發已驚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西京簽判王著作
- 特擅山川秀,相承黻冕華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處士葛君挽辭
- 今觀一川破,復以二渠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河勢
- 誰知逝川底,劍自喜相逢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永壽縣太君周氏挽辭二首
- 縱勇萬川冰柱立,紛披千障土囊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耿天騭大風
- 落日清川里,誰言獨羨魚?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西山尋辛諤
- 竹繞渭川遍,山連上苑斜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登總持寺浮圖
- 古往山川在,今來郡邑殊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登荊州城樓
- 牢落山川意,蕭疏松柏陰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郢城西北有大古冢數十觀,其封域多是楚時諸
- 信若山川舊,誰如歲月何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登襄陽峴山
- 仲尼在川上,子牟存闕下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焉
- 孤楫清川泊,征衣寒露滋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使還都湘東作
- 南國山川舊帝畿,宋臺梁館尚依稀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荊門道懷古
- 因浮濟川舟,遂作適野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令狐相公晚泛漢江書懷,寄洋州崔侍郎閬州
- 夜泊湘川逐客心,月明猿苦血沾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瑞州吳大夫夜泊湘川見寄一絕
- 木落漢川夜,西湖懸玉鉤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西川李尚書漢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
- 赫奕三川至,歡呼百姓瞻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鎮改月偶書所懷
- 故園伊川上,夜夢方山花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陳子歸陸渾別業
- 鄉連渭川樹,家近條山云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薛播擢第歸河東
- 豈料巴川多勝事,為君書此報京華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赴嘉州過城固縣,尋永安超禪師房
- 聞道輞川多勝事,玉壺春酒正堪攜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首春渭西郊行,呈藍田張二主簿
- 忽思湘川老,欲訪云中君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楚夕旅泊古興
- 優優潁川守,能致鳳凰來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桐花
- 皓月三川靜,晴氛萬里銷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與謝三學士唱和八首·和八月十五日齋宮對月
- 日薄山川長起霧,天寒松◇自生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永昭陵挽詞三首
- 惟有山川為勝絕,寄人堪作畫圖夸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梅圣俞
- 東北歸川決決流,泛艎青渚暫夷猶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舟中望京邑
- 蕩搖山川失維陬,九龍大戰驅蛟◇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葛氏鼎
- 曉日寒川上,青山白霧中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徽安門曉望
- 帝邑三川美,離宮萬瓦森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留守相公禱雨九龍祠應時獲澍呈府中同寮
- 行李山川遠,風霜草木腓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賈推官赴絳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