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在第2個字的詩句
川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山川歷歷神仙境,民物熙熙太古風。 -- 出自宋·李彥方·題萬年宮
- 一川勝趣四時好,千里雄風三伏寒。 -- 出自宋·李中立·凌云臺
- 渭川未暇栽千畝,庭檻聊須種數根。 -- 出自宋·厲文翁·庭竹
- 蜀川鸚鵡持經法,舍利精熒滿金匣。 -- 出自宋·利書記·天柱雉兒行
- 濟川須用楫,罔水戒行舟。 -- 出自宋·林積·題州宅艤閣
- 臨川遇鄒君,示我銅陵辨。 -- 出自宋·林夢英·碧澗書堂
- 山川侈遭逢,所托各偕顯。 -- 出自宋·林夢英·碧澗書堂
- 一川帶繞三平島,萬巘環趨兩翠巒。 -- 出自宋·劉甲·句
- 閩川景物清宜畫,蕭寺樓臺麗欲浮。 -- 出自宋·劉若沖·句
- 山川精彩無人識,付與樵夫敲斲傷。 -- 出自宋·劉倓·橫山
- 盈川經此日,流水自唐年。 -- 出自宋·陸律·盈川舊縣
- 吸川不覺西湖闊,漱石尤便玉井涼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
- 一川水滿源頭活,半夜天高月色明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辛卯入杭呈王察判
- 逝川同一旨,妙理無容窺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為劉君符賦樂山詩
- 桐川博士老文學,出處乃在可否間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題南夫四時佳致園亭
- 山川慘淡籠寒雨,樓觀參差鎖暮云。 -- 出自宋·呂公著·二十二日晚步天津次日有詩
- 秦川西去遠,不意過漳川。 -- 出自宋·呂信臣·漳州寫懷
- 一川風月下扁舟,蕩漾金波泛白鷗。 -- 出自宋·呂祖儉·韶陽之遷道中呈汪時法
- 鄞川舊有船司空,小亭晚望江之東。 -- 出自宋·呂祖儉·晁景迂大觀庚寅冬為四明船場后七十有余年某
- 一川曉色鷺分去,兩岸煙光鶯帶來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春日七首
- 渭川謾復千畝多,江上由來一葦足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題真覺僧房蘆
- 渭川沮洳何如此,佛國清涼亦快哉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不受暑亭
- 山川舊相識,泉石記曾游。 -- 出自宋·梅均·再游石臺
- 涉川試誰探,作礪當自惜。 -- 出自宋·梅詢·武林山十詠·蓮花峰
- 山川姓字從茲響,看取天衢次第登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聯輝閣詩
- 山川助奇氣,騷雅變遺聲。 -- 出自宋·秦綱·讀柳子厚集
- 山川不相似,歲久依然好。 -- 出自宋·任續·賦玩珠巖
- 山川形勝雄江東,九華輝映天都峰。 -- 出自宋·石應孫·游黃山
- 奠川禹績勤溝洫,學海雄詞識本源。 -- 出自宋·石祖文·朝宗門
- 山川鬼神如抑揚,其間翁仲涕泗滂,圣恩寬大不可量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和史魏公燔黃
- 山川風物成遷變,猶有洪濤殷嘯聲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題子陵釣臺圖三絕
- 渭川十萬甲,留以壯吾軍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龍孫
- 滿川梨雪照斜曛,野水交流路不分。 -- 出自宋·釋惠嵩·天臺道中
- 蜀川老覺家潼川,懷中交子是鐵錢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送僧三首
- 兩川邁往初不然,我喜其行重說偈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送二僧之衡陽
- 百川潮落,四海浪平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這川{三個若}苴,全不仁者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宏海侍者請贊
- 睦川拶折腳,如何嗣雪峰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云門大師贊
- 一川修竹映疏花,穿竹微吟路徑斜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次韻吳伯庸竹間梅花十絕
- 山川元歷歷,云水自悠悠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錢清解舟有感
- 山川氣象雄,麟鳳棲遲處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偈頌六十首
- 西川五十四軍州,幾個男兒會點頭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西蜀祖正道者還鄉求頌
- 山川雖不改,傷感自難窮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感舊
- 山川開霽景,草木暢余春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清苕
- 山川舯紆體勢遠,樓觀縹緲棼桴鋪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周草窗命題異人爪搯仙境圖
- 清川屢縈回,石路更深窈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憑闌
- 山川元歷歷。 -- 出自宋·釋曉瑩·句
- 西川鳴杜宇,江南啼鷓鴣。 -- 出自宋·釋心道·狗子無佛性
- 秦川幾度埋番骨,棘路還曾聳玉樓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西川慶上人,本來沒弟兄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百丈先令慶上座禮拜求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