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在第2個字的詩句
川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東川十五郡,連年歲不豐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新四川茶馬
- 鄖川夢澤地,古跡堪詢求。 -- 出自宋·范雍·白兆山
- 山川鐘作一書簏,胸次洶涌萬斛泉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錢判府國史直講秘書赴鎮南劍
- 渭川千畝入毫端,子美臨風野色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李仲賓墨竹四首
- 中川孤嶼稱詩才,雁蕩龍湫遍賞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呈呂使君二首
- 黟川亡妹來歸日,歙隴先君改葬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二十九日歲除
- 臨川太守千騎行,誰董琴瑟護書冊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趙無己之臨川
- 玉川破屋數間洛城中,一時際遇赤尹昌黎公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畫盧仝長須赤腳
- 桐川大邑當孔道,弦歌聲□□□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郎川紀勝圖
- 山川信佳哉,紆余繞崷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復如嚴陵就省先墓
- 大川楫方舟,明堂棟文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臨安洪行之次鮮于伯幾韻
- 濟川必待蒸徒楫,傾否亦資茅茹連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送庸齋赴召
- 穉川初隱地,山邃枕如城。 -- 出自宋·耿南仲·題丹灶四首
- 臨川孟氏號雍睦,家世來此澶淵族。 -- 出自宋·龔孟夔·送孟和卿平陽尋母
- 山川長不改,人意自朝昏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再用前韻四首
- 四川父老攀依切,猶問牙檣幾日還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鄭宣撫三首
- 山川相慘淡,物色自蕭森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秋陰
- 山川暨草木,拱揖浮蒼翠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題李彥澤紫云洞
- 山川草木妍,造物無少吝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泛舟至臨江院
- 西川鑿山三大像,突兀皆在江之湄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題龍華佛閣
- 山川起幽興,杖屨款高扉。 -- 出自宋·何渷·留題吳氏園
- 濟川小試舟楫利,作醴更助椒蘭香。 -- 出自宋·胡榘·次忠定史越王丹桂韻
- 霅川疑獄獨承當,敬遠炎炎即館涼。 -- 出自宋·胡震雷·追和叔祖自術韻
- 羅川帶郭古南州,陵水環城小庾樓。 -- 出自宋·化州郡守·化州
- 山川太史九州記,桑稼豳風七月詩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月夜次修竹韻
- 山川千里外,風雨一燈前。 -- 出自宋·黃甲·靜海寺與觀頤夜坐
- 山川相遠終相望,衣冠來游環佩響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二妃廟
- 潁川人望須公守,荀氏家聲付此兄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復用韻
- 稚川飛升歲月久,丹灶灰冷留遺蹤。 -- 出自宋·江邦佐·游潯州南山
- 玉川一帶光涵秋,漁艇縱橫網罟稠。 -- 出自宋·蔣晉·柘川漁火
- 柘川之西有削石,屹立巍巍峻如壁。 -- 出自宋·蔣晉·西巖勝水
- 輞川詩說王摩詰,谷口名聞鄭子真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簡致中溫其
- 伊川有夫子,四海尊學術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哭駕部舅
- 山川若為容,松竹不改操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雪中赴德孺燕集
- 山川蘊嘉氣,雨露竹柏滋,于公更高門,駟馬來不遲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叔父作壽藏
- 伊川二先生,身修道愈振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潛心齋
- 潼川繞郭多名寺,都在少陵詩句中。 -- 出自宋·李燾·望川亭
- 百川隨呼吸,渾渾失氣類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雜詩
- 百川萬折必朝宗,東南到海無分別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戲酬楊次公
- 百川趨東南,奔騰卷厚地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登高丘望無海
- 出川錯莫不逢春,京洛空多滿馬塵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答李成季
- 百川東會大江出,群山中斷三峽開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登夔州城樓
- 伊川北首始知春,問路停驂仆候門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過李氏園
- 百川東馳但湯湯,安得曦車掛扶桑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出城
- 南川上游號沃野,景佑丙子嘗兇饑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甘露亭詩
- 山川之神各守土,群龍受位司天池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閔雨詩
- 圖川不愧輞,序谷寧先盤。 -- 出自宋·李彌正·和祝鎰韻
- 一川晴日破春容,柳絮桃紅赴望中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春日途中
- 山川阻深網羅密,君從何處化飛歸。 -- 出自·李商·記化蝶異聞
- 宜川三月水東流,秀出江南二十州。 -- 出自宋·李虛己·送何水部蒙出牧宜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