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川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洞府自唐堯時始開,至東晉葛稚川方來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行香子 題羅浮
- 桃花認得捕魚船,醉著歸來月滿川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又和晦翁棹歌
- 乘興而來亦偶然,誰將陰壑作晴川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又和晦翁棹歌
- 命窮久已付之天,草木閒兮月一川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石孫試童子郡廣文贈之詩代賡為謝
- 長汀草色恨連天,一片飛紅漲綠川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別友
- 老去極知詩力退,只將日歷記山川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入閩
- 共喜捷音來玉闕,何殊俘虜自金川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二月十四日喜而有作
- 女媧補天不補地,山崩谷罅漏百川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江行
- 此地盡能開眼界,遠行不為好山川。 -- 出自清·李鴻章·赴試途中有感
- 神靈甲馬如相助,莫造愁人嘆逝川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
- 新於梅畔見無極,久何心中閱逝川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和答友人
- 更有一般風味在,從來附子出西川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德合乾坤御九天,祥光瑞氣靄山川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常與神人為窟宅,能興風雨秀山川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遙憶瀨溪風物好,勝游應不愧斜川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贈致政楊孟堅宣德
- 誰續寂寥洙泗弦,濂溪一轉至伊川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龜山之孫楊子順肇慶一見相投隨至德慶謀館寓
- 或許伊川到圣賢,弟兄今又學伊川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簡寄游稚牧昆仲
- 一櫂從來十五年,眼中仿佛舊山川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入紫石硤
- 何處博舟來岳下,晚搖山影過湘川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得世卿永興書
- 我皇膺運太平年,四海朝宗會百川。 -- 出自隋··雜曲歌辭·太和第五徹
- 家在嚴陵灘下住,秦時風物晉山川;碧桃三月花似錦,來往春江有釣船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自敘詩
- 英雄傾奪何紛然,一盛一衰如逝川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丹陽行
- 相思臨水下雙淚,寄入并汾向洛川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游晉祠上李逢吉相公
- 先生有道無守田,長歌擊壤醉伊川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次韻邵子文書夢
- 山出盡如鳴鳳嶺,池成不讓飲龍川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侍宴
- 恰見測圭營洛邑,忍看披發祭伊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有感
- 江浙膏腴動渺然,惟閩磽薄少平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勞農二首
- 清于坡老游杭市,儉似乖崖在劍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燈夕二首呈劉帥
- 徑當外膏從盤谷,似向丹青見輞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飲良翁宮教新第二首
- 思莼羹鼓辭京洛,為海棠花客劍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采荔二絕
- 斷無颶母起吹海,應有蚌胎還媚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二首并呈倉使
- 更煩逸驥康沂海,會見靈禽下潁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哀粹方巖仲并呈太守湯息庵
- 九馬如飛不用鞭,微塵一道起晴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游水南一首
- 伴陸先生游甫里,同陶徵士訪斜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二首
- 城礙十洲煙島路,寺臨千頃夕陽川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憶山陽二首
- 斜陽映閣山當寺,微綠含風月滿川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東望
- 相逢莫問昭州事,曾鼓莊盆對逝川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送韓絳歸淮南寄韓綽先輩
- 山中宰相陶弘景,洞里真人葛稚川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贈索處士
- 琵琶峽口月溪邊,玉乳頭佗憶舊川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送僧中孚南歸
- 綠搖江澹萍離岸,紅點云疏橘滿川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貽釣魚李處士
- 綠遙江澹萍離岸,紅點云疏橘滿川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貽釣魚李處士
- 日午終南翠色燃,滿襟飛土下秦川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興平原上赤熱因寄永壽同年
- 好養江邊鴻漸翼,詔書非久不菑川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答馬子山節推見寄
- 蒼龍子孫太繁盛,分領眷屬來渭川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題閬州開元寺澤師竹軒
- 綠已成蔭芳草歇,鬢絲愁絕杜樊川。 -- 出自清·趙翼·和友人落花詩
- 遙山數疊作媚嫵,落日斷霞明晚川。 -- 出自宋·劉翰·江南曲
- 萬古仇池一老仙,前身游宦憶西川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敷文閣學士李仁甫挽詞十絕
- 皓首相逢涉四年,君歸鄱水我螺川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吉水贊府王覲時可為平園寫真口占小詩
- 從今何待跛男子,共載誰非利涉川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太和宰趙嘉言造大舟付諸渡又停鄉村酒坊代輸
- 初非遠道思綿綿,自是岑岑懶涉川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丙辰七兄有詩及人月分圓己未彼此服藥未能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