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川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重器推隆棟,馳光逐逝川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司徒侍中宋宣獻公挽詞五首
- 萬家市井魚鹽合,千里川原彩畫明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飲薛老亭晚歸
- 落日臨層隅,逍遙望晴川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
- 宇宙既焜耀,崇德濟巨川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奉別長史庾公太守徐公應召
- 故人多侍從,二子留伊川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滎陽馬氏二子
- 故園滄海邊,綠柳覆平川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陸著作挽歌
- 天書加羽服,又許歸東川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獻八舅東歸
- 柱史回清憲,謫居臨漢川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送人尋裴斐
- 清洛帶芝田,東流入大川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洛潭送人覲省
- 不知縣籍添新戶,但見川原桑柘稠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登新城縣樓贈蔡明府
- 歸去是何年,山連邏逤川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塞下曲七首
- 對歸香滿袖,吟次月當川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和韋相公見示閑臥
- 汀沙生旱霧,山火照平川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夏日晚望
- 漸減如殘燭,長流似逝川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鶴駕迎緱嶺,星橋下蜀川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詠數探得七
- 徒誤時人輩,傷心作逝川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前溪作
- 風光欺鬢發,秋色換山川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錢大郎中李十七舍人
- 早聞陸士龍,矯掌跨山川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將之吳越留別坐中文酒諸侶
- 聲教溢四海,朝宗引百川。 -- 出自唐·魏征·奉和正日臨朝應詔
- 何言別儔侶,從此間山川。 -- 出自唐·虞世南·相和歌辭·飛來雙白鶴
- 東過富春渚,樂此佳山川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讀后漢逸人傳二首
- 胸中有丘壑,左手取山川。 -- 出自宋·晁沖之·僧舍小山三首
- 高秋萬嶂出,一望通鄖川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木瓜
- 江國麾幢,邊城鼓角,湓川幾報嚴更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滿庭芳·江國麾幢
- 冰清仍玉潤,共此一山川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大人筑室將畢道祖亦作宅基治園作四詩示道祖
- 余光承祖禰,秀氣稟山川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朱丞相赴宣州四十韻
- 漢守終丞相,黃公且潁川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送汪內相移鎮宣城
- 煙云澄遠嶼,風月渺平川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秋日晚晴懷南山舊游
- 學成喜任俠,長劍辭三川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讀太白集
- 侃侃常春氣,堂堂忽逝川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呂居仁挽詞三首
- 晨起偶無事,攜筇出潭川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攜筇
- 蒙莊嘆隙駒,孔圣悲逝川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李漢老詩
- 瞻云憶舊侶,悠悠隔山川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孤翼吟
- 兀兀聽涼雨,開門雪漲川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問明仲游武夷日
- 旗麾明曉市,耒耜遍晴川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用陳阜卿勸農韻呈宣城太守
- 小橋流水數家村,春入川原日自暾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下閣道中
- 滁陽盛事,何人重繼,湟川太守。 -- 出自宋·嚴仁·水龍吟·翼然新榜高亭
- 吾道尊洙泗,何暇議伊川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水調歌頭·戎虜亂中夏
- 於今荊淮付諸將,控帶川陜襟江湖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赴行在所
- 楚尾江橫,斗南山秀,輞川誰畫新圖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瀟湘夜雨/滿庭芳
- 紫茱時節,小樓長醉,一川平遠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品令·霜蓬零亂
- 年時海山國,今日酒如川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調歌頭 浩然生朝,作步虛語,為金石壽
- 西風白水,石鯨鱗甲,山川圖畫。 -- 出自金·王渥·水龍吟·短衣匹馬清秋
- 登臨感時物,快吸酒如川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垂虹亭
- 復遇武陵守,共尋花滿川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題畫贈九成
- 徑當垂虹去,此興吞百川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紅酒歌謝同年智同知作
- 恰似*湖,似枋口,似斜川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行香子 山水便面 案此首花草粹編卷七誤作劉
- 如今歸去湖山畔,對一川平野,一片閑云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高陽臺 題趙仲穆作陳野云居士山水便面
- 白豹寨前惟皎月,野狐川北盡黃云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秋懷(二首)
- 閑來弄秋水,漁情藹清川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無諸釣龍臺懷古(三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