嵩在第3個字的詩句
嵩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月出嵩山東,月明山益空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嵩岳聞笙
- 歸去嵩山道,煙花覆青草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歸山
- 何當嵩岳下,相見在煙蘿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友人還洛
- 井邑嵩山對,園林潁水連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楊少府赴陽翟(即舍人之弟)
- 申伯嵩神,李白長庚,蕭何昴精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申伯嵩神
- 猶馀嵩峰月,夜夜照幽堂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路指嵩伊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十二時/憶少年
- 嵯峨嵩色云常在,窈窕宮墻草又侵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西京通判宋次道學士
- 伊川嵩室恣游覽,爛熳遍歷焉有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答王安之因石榴詩見贈
- 檐中嵩云飛,檻逼伊湍響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張仲通追賦洛中雜題和嘗歷覽者六章其四石樓
- 忽夢嵩峰下,同游失姓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十月晦夢游嵩山明日訪宋中道見次道寄宿岳寺
- 曠哉嵩室陽,神怪所棲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緱山子晉祠以下陪太尉錢相公游嵩山七章其六
- 勢斗嵩井華,名欺霍與灊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商山
- 呼壽嵩何諂,升中泰豈專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中條山
- 夏披嵩岑風,冬賞龍山雪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閑適吟
- 歸過嵩陽舊游地,白云收得薛蘿身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歸洛寄鄭州祖擇之龍圖
- 同飲嵩溪水,綢繆況有連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挽張梅坦二首
- 欲傾嵩淥揚其清,師自有飛雪千丈掛空白,但有數語一溪藤,相伴瓣香飛入室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壽雪竇寺炳同長老
- 寄語嵩峰子張子,山林深隱是耆儒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張子華中秋感時
- 洛霧嵩云滿眼春,仙郎清路擁雙輪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河南希深學士
- 霧舍嵩塵薄,霜程鞏樹疏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夏推官奉太夫人就養仲氏次韻
- 地橫嵩少雄中夏,天險轘轅困萬夫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福昌雜詠五首
- 年年嵩洛興,久與泉石結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宿虹縣驛
- 往來嵩華與函秦,放歌一曲前山春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劉十(一作劉十一)
- 未歸嵩嶺暮云碧,久別杜陵春草青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酬邢杜二員外
- 十里嵩峰近,千秋潁水清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上禮部楊侍郎
- 坐經嵩頂夏,行值洛陽秋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峽州送清徹上人歸浙西
- 見說嵩陽有仙客,欲持金簡問長生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寄嵩陽道人
- 暑消嵩岳雨,涼吹洞庭波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送鄭谷歸宜春
- 重過嵩山定回首,白云深鎖舊吟窗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王太尉赴詔二首
- 云覆嵩頂寒,河傾灘面□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之靈巖三首
- 自是嵩陽欲歸客,為公聊盡次公狂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浴普靜同江二李叔中道賦
- 徙之嵩山陽,寧勿為法受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去郡三思
- 寂寞嵩峰云外寺,常多夢里過齋時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僧
- 千山嵩岳峭,百縣洛陽清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洛陽張員外
- 雪晴嵩岳頂,樹老陜城宮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酬光祿田卿六韻見寄
- 舊業嵩陽下,三年未得還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客游旅懷
- 不類嵩華背,氣象多濃繁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憶山送人
- 仰窺嵩華質,曾未施纖埃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和潭俯張朝請行縣言懷
- 豐抃嵩呼,歡浹華夷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廟朝會歌辭紹熙元年恭上壽星圣皇太后至尊
- 聲齊嵩岳,祝比華封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周朝饗樂章·福順
- 那知嵩石淙,視彼削則削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和澗上丈人石淙作依元韻
- 水從嵩陰來,到此幾溪壑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和澗上丈人石淙作依元韻
- 前身嵩陽老道士,今日京東蔡秀才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且據告行求題其父所作夢記之後
- 白頭嵩客柰此何,他年慣聽山之阿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夜大風
- 一別嵩陽縣,二紀不得還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秋適
- 一向嵩山面空壁,一于驪岫撥殘灰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竹溪三詩·昌黎與孟簡尚書書
- 偶與嵩山道士期,西尋汴水來相訪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寄河陽從事楊潛
- 洞鎖嵩峰偏入眼,丹成{左山右勾}嶁遠齊肩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三月二十八日春華樓前芍藥盛開招歐葛二兄再
- 一見嵩山老,吾生恨太遲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贈柳喜得嵩山法門自號嵩山老(一作贈柳先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