崖在第3個字的詩句
崖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舍西崖嶠壯,雷雨蔚含蓄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課伐木
- 崚嶒崖角立,蟠屈路九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山行
- 平生崖異每自笑,一接俗人三祓除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白鷗
- 八州崖谷深,千里云雪閉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狄員外巡按西山軍(得霽字)
- 高臥崖州二十年,黑頭去國白頭還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澹庵先生辭工部侍郎答詔不允二首
- 行穿崖石古,蹈破蘚花斑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晨炊皂徑
- 亦非崖蜜亦非餳,青女吹霜凍作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德遠叔坐上賦肴核八首糖霜
- 束江崖欲合,漱石水多漩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初入巫峽
- 虎號崖兮石飛下,山中人兮孰虞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幽誓
- 懷珠崖不枯,韞玉山有輝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贈常熟賀公叔隱士
- 虎嘯崖谷寒,猿鳴杉松暮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題虎丘寺
- 舊深崖谷藏仙島,新結樓臺起佛扃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新樓詩二十首·龜山
- 泉甘崖木老,坐嘯欲忘歸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靈龜泉上
- 烹煎崖蜜真牽強,慚愧山蜂久蓄藏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柳見答
- 幻蒼崖云樹,名娃金屋,殘霸宮城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八聲甘州·渺空煙四遠
- 隱巖崖而半出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八詠詩 登臺望秋月
- 時見崖下雨,多從衣上云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上翁嶺
- 靠山崖,傍水灣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道情
- 千尺崖頭一派清,古今不絕墜崢嶸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噴玉潭
- 拂層崖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江城子 寄德新丈
- 萬丈崖頭立一梯,百丈竿頭垂一手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郭信叔喜神贊
- 誦君崖畔神仙句,淡我胸中浩蕩愁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和郭使君韻
- 日出崖先紅,雨馀嵐更碧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登封縣宇觀少室
- 斷石崖蜂出,得枝谷鳥遷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再次前韻
- 萬仞崖擎碧玉臺,中閒一鏡帖天開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游雪竇杖錫七首·錦鏡池
- 石滋崖雨滴,龍出洞云飛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煙霞石壁
- 冰霜崖嶺壯,煙火井閭稀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食薇
- 擿江崖之素草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劉仆射東山集學騷
- 清氣崖深,斜陽木末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踏莎行·清氣崖深
- 笑銘崖筆倦,訪雪舟寒,覓里尋鄰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憶舊游·笑銘崖筆倦
- 今到崖州事可嗟,夢中常若在京華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有感
- 燒沖崖石斷,梅映野常空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和翁靈舒冬日書事三首
- 獨有崖下松,春風不曾來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雜興
- 怕秋崖、苔荒詩屋,云侵山屐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賀新涼/賀新郎
- 寒人崖云齋未久,詩腸雖吼尚禁茶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立春謝司法有詩次韻
- 寧與崖下人,煙雨耕牽確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出居十六詠·飯牛庵
- 開荒崖下田無幾,種秫寧須與婦謀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牛庵睡起
- 秋林崖荔雨,春浦鯉魚風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簡吳山長
- 汲來崖瀑煮新茶,紫玉甌中現瑞霞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和靜照詩韻
- 浯溪崖石上,準擬效拳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曲江值歐陽伯起舟行至封川二首
- 縹緲崖懸屋,崢嶸{左木右央}亙天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游烏石寺
- 舊事崖山殷鑒在,諸公努力救神州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秋興
- 銅柱崖前使節過,貢隨歸騎入京多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葉判官赴高唐時使安南還
- 莫知崖內外,烏睹道藩傍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二首
- 豁然崖谷判,萬態誰鐫鎪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辰山
- 從今崖瀑上,誰共訪梅花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方武成二首
- 聞道崖州一千里,今朝須盡數千杯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重別南給事
- 摩挲崖石三嘆息,我心安得如汝頑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書栟櫚院壁
- 有蒼崖喬木,石磴鳴泉,塵不到,掩映十洲三島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洞仙歌·東樓佳麗
- 吾鐵崖道人韙之曰:有人悟此環,云夢吞八九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謝氏一勺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