峰在第6個字的詩句
峰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杖藜七十二峰去,點破瀟湘水底天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祖典座往南岳
- 如今橫在孤峰上,解聽希聲遍大千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本·賦石鼓
- 瀑清冥坐久,峰好獨歸遲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游天臺觀
- 冷光長在千峰頂,誰道人間夜月孤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含珠林
- 煙霽多疑九峰曉,波平全勝六鰲浮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秋宴十洲閣
- 溪旱常流水,峰青自隱雷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題尊教院
- 靈蹤聊寄數峰云,雨意含云白畫昏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龍池
- 誰知云霧千峰頂,長作青天霹靂聲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游大梅護圣四首
- 白云際天隅,峰峰爭秀出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潘少白前歲惠予零陵石一片方不及盡而文理巧
- 月將塔影和峰轉,風作潮花入寺來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題巾山翠微
- 藍谿中,荊山峰,結靈凝粹生群玉,飛英蕩彩如長虹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琢玉歌
- 澗流一一抱峰回,面面林巒錦帳開。 -- 出自宋·宋煜·題朱明洞
- 遲留更愛靈峰境,青桂風來不待秋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晁美叔游山見奇
- 秋浦齊山寺,峰巒楚楚長。 -- 出自宋·蘇元鼎·游齊山寺
- 離亭劍閣千峰碧,歸夢萊衣五彩斑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答劍門朱宰和益昌夜泊韻
- 太行王屋群峰上,秦晉關河望處分。 -- 出自宋·孫翥·裴公亭二首
- 曾逐大茅君,峰頭臥古云。 -- 出自明·唐肅·劉松年山居圖
- 蓮宮高聳月峰坳,自與紅塵絕世交。 -- 出自宋·汪應辰·懷玉山
- 掩關明月上峰頂,滿座清風生玉津。 -- 出自宋·王綱·詩贈富樂山海公長老
- 一壑盤蒼玉,峰巒尺五天。 -- 出自宋·王亙·題翠巖亭
- 鸞升天上五峰青,龍住山中九疊屏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尋真觀一首
- 湖泛輕舟遁,峰排老岫嶸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陳長卿五人同集韻
- 試使當時未峰遇,不知誰解別賢愚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題會蠡亭
- 更向青冥斸峰頂,放教南斗照臞仙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鄭吏部開山路成二巖對棋於上因成二詩·壽松
- 殷勤送上孤峰頂,去伴天鵝云外行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憶送雙鵝懷玉作長生鵝
- 云煙藏跡千峰翠,草木增華兩眼明。 -- 出自宋·衛涇·晚晴
- 驅車遙指崳峰去,峰在瀟江最上頭。 -- 出自宋·文有年·題澹山巖
- 行尋古洞諸峰峭,坐看寒溪數曲清。 -- 出自宋·吳中復·齊山圖
- 從君把酒爐峰下,去踏黃塵三見秋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喻叔厚總干寄詩甚富
- 十年不到雪峰山,寂寂春風晝掩關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東庵廣福禪院
- 今年種得回峰菊,亂點東籬玉不如。 -- 出自宋·許志仁·架壁
- 泠然七十二峰下,軒轅鼎邊恨三舍。 -- 出自宋·嚴日益·題汪水云詩卷
- 步虛夜月千峰靜,投簡春霖萬壑盈。 -- 出自宋·楊侃·游龍瑞觀
- 垅畝凝煙外,峰巒滴翠中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衢右道中
- 旌幢映座千峰日,鼓吹喧天萬壑雷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宴餞逢寺丞口號
- 岸回溪更駛,峰轉塢逾深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夜宿浮石山崇福寺上方題壁
- 雨馀翠滴千峰色,秋半寒生萬壑聲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謁太平興國宮
- 江南黟歙千峰長,盤紆融結百鳥頏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謝惠補之送梁杲墨
- 眼看吳地千峰月,心在苕溪一釣綸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野堂僧子惠韻
- 頗哀區中人,峰嶺起新阡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和謝康樂華子岡韻
- 獨行三十六峰頭,飛過東華百尺樓。 -- 出自宋·曾子良·題高遠樓
- 何必深山林,峰巒繞軒戶。 -- 出自宋·張師中·楓橋寺
- 半山云氣千峰白,滿谷霞生萬巖赭。 -- 出自明·張掞·題山水障子為蕭溪耕者賦
- 相黏成什伯,峰聳若山王。 -- 出自宋·張蘊·食蠣次韻蕓隱
- 一邦佳景萃峰頭,宇宙鐘靈自有由。 -- 出自宋·章鑒·杭山八景
- 三更栗葉中峰雨,四月桃花一洞天。 -- 出自宋·諸葛舜臣·華陽山堂落成
- 沙光侵岸發,峰影隨人轉。 -- 出自元·何中·發新涂金水亭
- 漢吳仙跡兩峰齊,欲拾瑤華路恐迷。 -- 出自元·吳澄·題閣皂山
- 夜寒身宿群峰頂,花盡春歸萬木中。 -- 出自元·鄧文原·三月晦游道場山宿清公房與成父同行二首
- 路狹僅通人,峰寒不棲鶴。 -- 出自元·陳秀民·題王長史所畫天平龍門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