峰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峰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夜靜翕燈凝古殿,雨馀巖溜迸前峰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留題黃山院
- 紫云度曲傳浮世,白石標年鑿半峰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明皇
- 四時迭運春復冬,莫把窮愁蹙兩峰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和感懷韻
- 支陳春收花脫樹,雹聲夜碎月銜峰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致中手談見知胡漳州而奇仲未有定論
- 楚王神女知何在,云鎖巫山十二峰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神女祠
- 行近祠南默惆悵,倚筇江上數青峰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湘夫人祠
- 何人倚檻正橫笛,數聲裂石開云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華亭風月堂避暑
- 平生清峭不近俗,雪山突兀江頭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因老胡避游
- 名姓未能隨老變,政須卜宅近前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范才元道中雜興
- 時來盍錫萬釘帶,仙去俄歸群玉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哭鄒德久二首用前韻
- 乃翁極諫牽龍袞,百謫同愁割劍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哭鄒德久二首用前韻
- 廬阜東西二林寺,錢塘南北兩高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韻錢申伯游東山既歸述懷之章
- 坤維莫傍劍門閣,衡岳何依天柱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再次前韻即事
- 云霧入檐銀色界,藤蘿昏雨妙高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再和李丞相游山
- 何遽蓋棺臨禹穴,未應藏骨在秦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再用前韻哭德久
- 不居上界神仙府,當在補陀孤絕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再用前韻重哭德久賢使君
- 解衣又作茶瓜客,倚檻同看煙雨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錢申伯游東山韻二首
- 夕陽初落鱣溪路,云氣半遮獅子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錢申伯游東山韻二首
- 妾身重似七寶塔,面高峰對北高峰。 -- 出自元·賈策·和西湖竹枝詞
- 勸郎莫上南高峰,勸郎莫上北高峰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西湖竹枝歌九首
- 妾死甘為石新婦,望郎忽似飛來峰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西湖竹枝歌九首
- 勸郎莫上南高峰,勸郎莫上北高峰,南高峰云北高雨,云雨相催愁殺儂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西湖竹枝歌
- 十年不踏瑪瑙石,今日重登口子峰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八月五日,偕錢唐王現、海昌李勛、大梁滑人
- 勸君莫上南高峰,勸我莫上北高峰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西湖竹枝歌(九首。一作“小臨海曲”)
- 相呼道人木上座,杖陂水拔須眉峰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簫杖歌
- 安窗偏向梅花角,去映江天雪數峰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雪中訪嘉則于寶奎寺之樓店
- 嗟余夜半入彭蠡,月黑不見香爐峰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登繩金塔望廬山
- 多情白發并州客,坐對西南雪滿峰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清明懷故園
- 月斷浮梁路幾重,可憐家傍最高峰。 -- 出自清·張芬·洞庭竹枝詞
- 火云陽焰欲燒空,小檻幽窗想舊峰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移居西湖作二首
- 紅葉正多離社客,白云無限向嵩峰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東林寄別修睦上人
- 一聞飛錫別區中,深入西南瀑布峰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廬岳僧
- 江遙旋入旁來水,山豁猶藏向后峰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褒斜道中
- 黃昏騎得下天龍,巡遍茅山數十峰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贈成煉師四首
- 朝云暮雨連天暗,神女知來第幾峰。 -- 出自唐·張子容·巫山
- 夕陽天外云歸盡,亂見青山無數峰。 -- 出自唐·楊凌·秋原野望
- 白日將移沖疊巘,玄云欲度礙高峰。 -- 出自唐·武三思·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
- 洗藥每臨新瀑水,步虛時上最高峰。 -- 出自唐·秦系·題茅山李尊師山居(一作嚴維詩)
- 洗藥每臨新瀑水,步虛時繞最高峰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題茅山李尊師所居(一作秦系詩)
- 行雨若迷歸處路,近南惟見祝融峰。 -- 出自唐·楊憑·贈馬煉師
- 九衢懽游尚故處,一日忽在終南峰。 -- 出自宋·尹洙·隨州聞劉易入終南山
- 一徑涼飚響萬松,青霞紫霧秘靈峰。 -- 出自宋·葉清臣·先照寺
- 前山未放曉寒散,猶鎖白云三兩峰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雪晴
- 清香斷處接蒼靄,綠蘿攀樹登高峰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題關彥長孤山四照閣
- 登高時節異鄉中,回首家山隔亂峰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九日至嘉禾
- 只恐斜陽催勝事,時時回首望西峰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和重九晚登騎山樓
- 長鯨一噴連山起,岌嶪高於太華峰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砥柱四首
- 笑持俊逸無雙句,去上東南第一峰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性之以團茶贈行并遺新詩因次其韻
- 底物堪澆塊磊胸,即今斗焙惟高峰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徐八圣猷碾茶有作因酬之
- 昨日陰云滿太空,眼前不見祝融峰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晚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