峰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峰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欲知后夜相思夢,月落猿啼滿竺峰。 -- 出自明·復初恢公·送海上人還荊門
- 回首獨愁千萬樹,隔林細數兩三峰。 -- 出自明·歸昌世·詠落葉
- 綠窗朱戶圖書滿,人在蓬萊第一峰。 -- 出自明·胡儼·永樂八年春二月被詔直內閣即事(二首)
- 重谿回壑猶嫌近,更入吳山第一峰。 -- 出自明·黃姬水·寄張幼于吳山讀書
- 云起南臺墨未濃,俄然一雨暗千峰。 -- 出自明·黃克晦·少年行(原六首散佚一首)
- 北巡記得隨鸞馭,曾上云間第一峰。 -- 出自明·金幼孜·居庸疊翠
- 吳山竺國山水重,丹灶煙鎖蓮花峰。 -- 出自明·蘭江濋公·寄仙巖翁
- 颯沓煙霜悠揚月,依微隨鶴繞三峰。 -- 出自明·廖孔說·聞鐘
- 太平端合老人龍,臥隱城南江上峰。 -- 出自明·林俊·文峰書院次韻
- 玄都殿在西城北,虹渚星湖萬歲峰。 -- 出自明·劉黃裳·秋懷
- 幼學道術騎茅龍,咳唾吹上昆侖峰。 -- 出自明·劉黃裳·輕舉篇
- 草衣騎牛發如雪,吹笛憶過天臺峰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題吳教授所藏黃大癡畫松江送別圖
- 欲持兩淚憑流水,送繞秦淮第一峰。 -- 出自明·劉廌·柬馬都指揮
- 靄靄山云載雨濃,雨收還對兩青峰。 -- 出自明·呂皞·次韻文宗儒感懷
- 今年季秋與孟冬,余也踏遍黃山峰。 -- 出自明·秋潭舷公·送葉熙時還新安省親尊公讀書于黃山之指月庵
- 舉杯酹江江日白,隔江縹緲留青峰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小孤山
- 天女時聞蒼水佩,世人空拜累珠峰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贈鶴林周玄初尊師
- 寒燈一點松龕里,照見云間五老峰。 -- 出自明·陶望齡·云巖二首(有序)
- 當年兄弟擬雙龍,同隱華陽各一峰。 -- 出自明·屠隆·過弇園澹圃志感二首
- 而我胡為冰雪中,馬蹄踏破行千峰。 -- 出自明·屠隆·南滁大雪歌
- 神游蓬島三千界,夢繞巫山十二峰。 -- 出自·王偁·竊見
- 香鬟三尺綰芙蓉,翠聳巫山雨后峰。 -- 出自·王偁·云鬢
- 夏木沉沉綠蔭濃,后峰鶯語應前峰。 -- 出自明·王寵·初夏
- 旁人盡笑無些事,欲訪天南回雁峰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將之衡陽阻風京口
- 正似清光漾舟客,不須身到最高峰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寄題南岳
- 青紅蒼翠滿縑素,缺處殘碧分遙峰。 -- 出自明·王行·高房山寒江孤島圖
- 君留仍泛越來水,我去猶對金華峰。 -- 出自明·王祎·十一月十日宿陳敬初館中臨別有作
- 青草毒如炎海瘴,火云奇似博羅峰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送黎惟敬還嶺南時有夷警
- 須臾舟子亦動容,兩岸高插數百峰。 -- 出自明·吳拭·湞陽峽
- 未游東海觀龍井,不到西天遇鷲峰。 -- 出自明·香嚴和尚·送玉峰琳長老得戒還清泉(四首)
- 何限英豪俱泯滅,白云依舊出層峰。 -- 出自明·薛瑄·滎陽懷古
- 時人倘辨誅茅意,虛卻一峰還一峰。 -- 出自明·雪山法師·山居詩
- 縱使秋毫莫逃影,渟々下鑒雙青峰。 -- 出自明·雪山法師·秋日一雨潤兄還洞庭賦笠澤歌送之
- 欲寄此心無可托,長隨片月掛西峰。 -- 出自明·月川澄公·不二樓
- 讀書竟日衡門中,起眺落日西南峰。 -- 出自明·岳岱·落日
- 會稽之郡藏云中,海岳靈區第幾峰。 -- 出自明·張元凱·東覽篇
- 石鐘山下江如鏡,映出青天五老峰。 -- 出自明·張治·登石鐘山望廬山
- 手披灌木出林杪,仰從云際窺奇峰。 -- 出自明·趙滂·登黃山煉丹峰尋昔人隱處
- 望欲遠時愁更遠,登高莫上最高峰。 -- 出自明·鄭道傳·重九
- 瘴氣橫空云似墨,胡山如削雪為峰。 -- 出自明·鄭希良·偶題
- 分將月夜三千里,買斷秋煙七十峰。 -- 出自明·鄭琰·寄黃山隱者
- 云英何處訪遺蹤,空對陽臺十二峰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云英詩
- 龍光照映神奎閣,象教尊崇玉幾峰。 -- 出自明·竺隱道公·和御制山居詩
- 塵埋下界三千丈,月在西巖七十峰。 -- 出自明·莊昶·游瑯琊寺
- 何時許作西巖會,一日一壺傾一峰。 -- 出自明·莊昶·用韻寄黃提學
- 聲來枕上千年鶴,影落杯中五老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元十八溪居
- 雨露初承黃紙詔,煙霞欲別紫霄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元十八從事南海,欲出廬山臨別舊居,有戀泉
- 人間熱惱無處洗,故向西齋作雪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詩一首
- 來聽歸宗早晚鐘,疲勞懶上紫霄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歸宗寺
- 來聽歸宗早晚鐘,疲勞懶上紫霄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廬山山陽七詠其四歸宗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