峰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峰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遠看插天碧叢叢,近看玲瓏金玉峰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巫山歌
- 必求峭拔出林杪,俯視左右環群峰。 -- 出自宋·太史章·桐柏崇道觀
- 澹靜姿儀簡曠縱,結庵深對大茅峰。 -- 出自宋·田況·寄道士張明真
- 不知何洞出神翁,采芝去踏嶄巖峰。 -- 出自宋·王該·昭惠廟黃柏歌
- 巋然傍勢浙江東,不羨金庭第一峰。 -- 出自宋·王化基·送僧歸護國寺
- 三歧鼎足如爭雄,兩歧對秀攢眉峰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瑞麥謠一首
- 道德文章滿足翁,曾將佳句詠茅峰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題順寧壁
- 聞說玉池蓮十丈,相期摘實上高峰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尹少稷上元
- 莫貪豪侈牛心炙,來看孤圓馬耳峰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圓通至樂亭見月戲留
- 五云金紫涌仙宮,十八灣尖第一峰。 -- 出自宋·王元復·題大茅峰
- 貪看終南山色好,不知紅日下前峰。 -- 出自宋·王中立·雜詩四首
- 墨池闊類湘江水,筆塚高齊太華峰。 -- 出自宋·王著·吟贈夢英大師
- 春令乍來風掠地,寒威潛退雪消峰。 -- 出自宋·吳沆·句
- 下界已同三絕寺,上方仍對妙高峰。 -- 出自宋·謝伋·國清愚谷禪師索更好堂詩
- 東傾壺柄只流水,西闞甌唇四別峰。 -- 出自宋·謝卿材·句
- 前屏樹柯呈列岫,旁開林隙出奇峰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后坡
- 巒阜幾重遮入路,隴岡百里護來峰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五云寺
- 貝葉罷翻雙鳳闕,石房歸掩五芝峰。 -- 出自宋·徐舜俞·送梵才上人歸天臺
- 相逢多說游方話,知老靈山第幾峰。 -- 出自宋·燕肅·贈惠山慶上人
- 欲開竹下三三逕,還借毫端六六峰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借虛谷太博狂吟十詩韻書懷并呈太博
- 好是黃山供望眼,白云分出兩三峰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新安江上次程南仲韻
- 玲瓏兩洞通玄境,突兀一山為柱峰。 -- 出自宋·姚舜元·游大滌
- 三條椽下歸空榻,百尺樓中透遠峰。 -- 出自宋·尤冰寮·句
- 草廬抱膝方臥龍,獰飚撼戶云埋峰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同韻俲歐蘇體
- 頑云怙勢吞燭龍,一夜老盡江上峰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對雪
- 潮生潮落東西浙,云去云來南北峰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送友人之武林
- 吾閩三山妙天下,靈鰲背上羅高峰。 -- 出自宋·余復·金鰲橋
- 天闕常時瞻北極,縣圖此處數西峰。 -- 出自宋·余芑舒·天門山
- 新亭爽塏瞰空闊,賃欄一目連七峰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重陽
- 自到此山尋絕境,悔看五老九華峰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九曲溪
- 十里湖光十里松,松陰路到十高峰。 -- 出自宋·曾會·題法華山天衣寺
- 由來真色生人世,不在巫山十二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當空舉手祝未終,霹靂直下西南峰。 -- 出自宋·張經·周玄初禱雨詩
- 一朵云根生老澗,千尋天柱壓群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巽·游洞霄宮
- 清時無事青山醉,青山仍醉最青峰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八翁十首
- 何意海風吹不斷,歸鴉飛帶過前峰。 -- 出自宋·張鎮孫·白云對月
- 千尋練掛雙流瀑,六曲屏開四面峰。 -- 出自宋·章得象·題山宮法安院
- 幽鳥啼花歸舊谷,應龍飛雨過前峰。 -- 出自宋·章得象·題山宮法安院
- 半壁石橋通雪竇,一龕麗室占雷峰。 -- 出自宋·章孝參·題彌勒院
- 一泓沈碧寒潭瑩,水月圓明下翠峰。 -- 出自宋·趙夔·桂山諸洞歌
- 晴分貝葉翻余照,雨送鐘聲度遠峰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青·游瑞象寺和杜夢麟韻
- 由來立馬元無地,空指吳山第一峰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破虜凱歌二十四首
- 白日燃松游兩洞,清晨洗眼看孤峰。 -- 出自宋·朱日新·大滌洞天留題
- 伊人高步接夔龍,舊隱荒涼石傘峰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石傘峰書堂
- 后三千年見白日,好事應營馬鬛峰。 -- 出自元·錢惟善·篆冢歌(有序)
- 曦車夜轉昆侖脊,華蓋陰移太乙峰。 -- 出自元·陳秀民·漷州望古北居庸諸山
- 雙塔嵯峨聳碧空,爛銀堆里紫金峰。 -- 出自·馮子振·登金山
- 五色傘中黃帕冪,大官初進紫駝峰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引奏后即事(八首)
- 摩尼頂珠現穹碧,丹霞掩映雞足峰。 -- 出自明·程本立·惠云塔
- 攀援欲詣三山別,閑看浮云結晚峰。 -- 出自明·儲巏·送馬侍郎歸故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