峰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峰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一峰是石高多少,到得峰頭即到天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宿青山市四首
- 諸峰最是中峰好我,欲峰頭筑小亭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戲題郡齋水墨坐屏二首
- 詩肩忍涼冷,已出兩臞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蚤起秣陵鎮(zhèn)二首
- 隔溪三四屋,對面一雙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晨炊浦村
- 灘改呈新磧,山回隱暗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金臺,望橫山塔
- 寄聲多賀帽子峰,今歲峰頭有霜雪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吉守趙山父移廣東提刑
- 好上寶蓮山上望,南高峰照北高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雪後曉過八盤嶺詣東宮謝受左司告二首
- 晨起出蓬戶,換卻隔水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雨後曉起看山
- 七星巖畔筑齋房,獨秀峰尖作筆床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湖北唐憲桂林義學(xué)
- 巴丘花草一番新,玉笥峰頭月半輪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峽江譚溫父詠齊
- 開門將謂舡行遠(yuǎn),只在峰頭蘆荻灣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碧落洞前灘水三首
- 水送隨行日,窗留退後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午憩馬家店
- 前驅(qū)子晉後安期,飛上峰頭斸丹汞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舟中望羅浮山
- 變態(tài)百千樣,尖新三兩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靈山
- 舍利開層塔,香爐占小峰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度門寺
- 孟月夏猶淺,奇云未成峰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表夏十首
- 月臨棲鶴影,云抱老人峰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與楊十二巨源、盧十九經(jīng)濟(jì)同游大安亭,各賦
- 蒼龍闕下陪驄馬,紫閣峰頭見白云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與吳侍御春游
- 一曲溪邊上釣船,幔亭峰影蘸晴川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九曲棹歌
- 始見沙上鳥,猶埋云外峰。 -- 出自唐·賀知章·曉發(fā)
- 要知盡日支吾處,五老峰前三峽橋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觀瀑圖
- 熨斗山前春色早,香爐峰頂暮煙時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客一歸襄陽二歸潯陽
- 碣館分襄野,平臺架射峰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夏晚九成宮呈同僚
- 還將石溜調(diào)琴曲,更取峰霞入酒杯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(yīng)制(景龍三年二月
- 遨游碧沙渚,游衍丹山峰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行田登??诒P嶼山詩
- 桂林山水奇八九,獨秀峰尤冠其首。 -- 出自清·袁枚·獨秀峰
- 天臺一萬ハ千丈,蓮華峰在諸峰上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寄題毛君先生蓮華峰菴
- 夕陽塵土漲郊墟,六六峰頭夢覺余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范氏莊園
- 莫愁懷抱無消豁,縹緲峰頭望太湖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縹緲峰
- 幕府有清士,尋僧上西峰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陳仲思徑屬西峰觀雪
- 詩情故崒嵂,袖有天都峰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送江朝宗歸括蒼
- 何事不教云雨,略下巫峰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南柯子/南歌子
- 掃石禮新經(jīng),懸幡上高峰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七泉寺上方
- 欲問新移處,青蘿最北峰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寄漢陽故人
- 君歸與訪移家處,若個峰頭最較幽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胡山人歸王屋,因有贈
- 唯持青玉牒,獨立碧雞峰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徐先生歸蜀
- 九星臺下煎茶別,五老峰頭覓寺居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晊師
- 聲翻太白云,淚洗藍(lán)田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遠(yuǎn)愁曲
- 仙華凝四時,玉蘚生數(shù)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題韋少保靜恭宅藏書洞
- 日月互分照,云霞各生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石淙
- 抓拏巨靈手,擘裂少室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品松
- 長嘯辭明主,終身臥此峰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棲霞寺東峰尋南齊明征君故居
- 他時相憶處,惆悵西南峰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登東海龍興寺高頂望海,簡演公
- 洞庭秋水闊,南望過衡峰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洞庭驛逢郴州使還,寄李湯司馬
- 歸來灞陵上,猶見最高峰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仙人祠
- 弭節(jié)蓬萊島,揚旗太華峰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不睡
- 凄涼戲馬臺,憔悴巨佛峰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彭城行
- 十層花宇真毫相,數(shù)仞峰巒閟月扉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開元寺
- 衡山截斷炎方北,回雁峰南瘴煙黑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
- 樵人歸白屋,寒日下危峰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雪晴晚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