峰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峰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那煩紫宸命,遠下白云峰。 -- 出自唐·徐靈府·言志獻浙東廉訪辭召
- 猶傳遺蛻骨,只在此高峰。 -- 出自宋·李兼·鐘山
- 散材事即異,期為卜一峰。 -- 出自唐·尉遲汾·府尹王侍郎準制拜岳,因狀嵩高靈勝,寄呈三
- 搖月傳空谷,隨風渡遠峰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巫山一段云 煙寺晚鐘
- 坐看崩云脫壤,不礙亂峰青。 -- 出自元·李晏·婆羅門引 保德西樓作
- 望西南之柱,插開翠,一峰寒。 -- 出自元·陳思濟·木蘭花慢 右與宣慰趙中順讞浙西之余杭,相
- 屋角提壺笑我,不上五峰亭。 -- 出自元·吳存·八聲甘洲 禊日禁酤
- 石涸樵生路,云開雁過峰。 -- 出自近代·趙熙·龍門峽道中
- 對花遲我閑攜酒,夕照峰頭話劫波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庸庵同年賦詩見懷時眼中兵起先發襲擊感而次
- 云氣曉來濃,前山失數峰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道士青山白云圖(四首)
- 又聞李太白,酷愛香爐峰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壯游奉簡諸閣老
- 焉知百尺井,欻登群玉峰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真真曲(有序)
- 悠然清興正未艾,晨光峰頭忽熹微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枕上吟
- 春水滿沼澤,夏云多奇峰。 -- 出自宋·汪洙·神童詩
- 彈指樓臺現,飛來何處峰? -- 出自清·黃遵憲·香港感懷十首
- 如何雁蕩石,酷似桂林峰。 -- 出自近代·馬君武·游雁蕩
- 曲岸川回翻似盡,遙天峰沒卻如空。 -- 出自明·鐘惺·忠州霧泊
- 湖上朝來水氣升,南高峰色自崚嶒。 -- 出自清·江湜·湖樓早起
- 遠逐徐生跡,移舟住別峰。 -- 出自清·朱之瑜·漫興
- 香爐好是中央小,無數峰巒拱揖來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黃檗香爐峰
- 古穴成幽井,疎林散曉峰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虎溪
- 梳中見白發,枕上憶孤峰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新秦遣懷
- 舊隱湖西寺,青青千萬峰。 -- 出自宋·釋保暹·寄行肇上人
- 終期拂衣去,江上有諸峰。 -- 出自宋·釋保暹·秋居言懷
- 遺偈傳諸國,留真在一峰。 -- 出自宋·釋惠崇·句
- 落潮鳴下岸,飛雨暗中峰。 -- 出自宋·釋惠崇·句
- 門掩前朝樹,心垂別郡峰。 -- 出自宋·釋惠崇·句
- 驚飆吹落葉,殘日在遙峰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湖上晚望寄友人
- 雨霽聞清籟,云開見別峰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登武林高峰
- 舊寺拋雙闕,新題詠十峰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海慧大師
- 臨水成新作,看云憶舊峰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華亭虛己師
- 水軒吟片月,秋榻夢千峰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贈邦上人
- 登臨如賦蘭臺事,十二峰前盡有云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趙奉禮
- 奕布東西剎,鱗差遠近峰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和伯恭殿丞游西蓉山寺
- 醽淥水聲侵古堞,祝融峰色入晴樓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送劉學士知衡州
- 平南無策鬢如霜,七十峰前隱舊鄉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寄蘇州徐處士弁
- 斗口在何處,正當華蓋峰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華蓋山
- 公家此事最了了,萬仞峰頭看飛鳥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答胡委履二首
- 背立梧桐嶺,面對匡廬峰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嶺上見大江及匡廬諸峰
- 從茲與明月,相伴落何峰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送純師歸眉山吉祥寺
- 驚回三十年前夢,放鶴峰頭日未斜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頃在廬山與故友可師為詩社嘗次韻和予詩云中
- 化龍陂迥照旌旗,懷玉峰高緩馬羈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代王侍郎送程尚書赴信州三首
- 今日出江口,劃見天邊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游下巖寺先是劉寶學約於此相聚既而先進舟遂
- 峽江江上峽山寺,落日峰巒翠作堆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過峽山寺
- 記得舊游曾載酒,頹然峰頂放長歌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望岱岳
- 量量自在天公最,昨日峰頭有雪飛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望亭夜泊
- 行行望仙宇,知在最高峰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次施真人韻
- 溪晴分別港,山闕見他峰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筠州郡庠山亭
- 金山故佳麗,杰觀環孤峰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送傅守歸
- 青山疊疊水潺潺,路轉峰回一又灣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過剡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