岸在第9個(gè)字的詩句
岸在第九個(gè)字的詩句
- 斷橋流水涵虛碧,遠(yuǎn)岸空山鎖晚青。 -- 出自宋·王同祖·道間晚景
- 五更鐘鼓星初沒,兩岸樓臺(tái)霧未消。 -- 出自宋·吳大有·晚過西湖
- 瓊瑤為室玉為臺(tái),隔岸群花照水開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離京留題蔣店
- 晚風(fēng)亭院倚闌干,兩岸蘆花飛雪絮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玉樓春
- 重懷執(zhí)手,東風(fēng)翠蘋岸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繞佛閣
- 塔影隨潮沒,鐘聲隔岸策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青龍渡頭
- 年年長是暮春時(shí),兩岸垂楊啼布谷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春閨怨
- 一堤煙柳離亭路,兩岸風(fēng)花送客杯。 -- 出自宋·何夢(mèng)桂·送李縣尹
- 極談造玄玄,對(duì)坐忘岸幘。 -- 出自宋·何夢(mèng)桂·錢于高士
- 記沖香嘶為,流紅回岸,幾度綠楊殘照。 -- 出自宋·趙聞禮·瑞鶴仙·凍痕消夢(mèng)草
- 行子家何處,征帆楚岸開。 -- 出自宋·蕭元之·行子
- 窈窕一壑深,蒼蒼兩岸夾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避暑招真觀聽琴
- 輕舟傲兀魚龍窟,夾岸橫陳早晚禾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次日歸舟和南仲
- 滿城明月空吳苑,隔岸青山認(rèn)越州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題李公略示高郎中吳山觀月圖
- 豈料風(fēng)更橫,飛帆隨岸掠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小孤山
- 幾家衣食花姿異,兩岸池地勢同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東西馬塍
- 望窮破寺樓,趁月沙岸泊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夜泊富池
- 風(fēng)濤雪浪無際涯,絕岸時(shí)看孤島出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赫曦臺(tái)四景·中夜白云
- 曾歲月幾何,江流斷岸,山川非昔,夜嘯捫蘿。 -- 出自宋·劉將孫·沁園春·十月雪堂
- 羨彭澤風(fēng)流,醉巾長岸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齊天樂·秋濤欲漲西陵渡
- 清江晚,綠楊歸思,隔岸數(shù)峰出。 -- 出自宋·姜個(gè)翁·霓裳中序第一·園林罷組織
- 水抱孤村過,舟回?cái)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岸遙。 -- 出自宋·蔡士裕·郊行
- 曲江東岸金烏飛,西岸清光玉兔輝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谷神歌
- 一川窈窕詫紅蓼,兩岸蘆葦明秋霜。 -- 出自宋·王孝嚴(yán)·舫齋
- 銜山西日辭春閣,拍岸東風(fēng)趁夜航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別館即事
- 東風(fēng)吹恨上眉頭,兩岸桃花瞰碧流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矮齋雜詠二十首·落花
- 玉潤在中洲,光臨碕岸幽。 -- 出自唐·王鑒·賦得玉水記方流
- 乍喜東風(fēng)至,來看曲岸初。 -- 出自宋·王公亮·魚上冰
- 杖策倚柴門,泉聲隔岸聞。 -- 出自唐·汪萬於·晚眺
- 古木曉蒼蒼,秋林拂岸香。 -- 出自唐·沈亞之·汴州船行賦岸傍所見
- 陂鶴巢城木,邊鴻宿岸蘆。 -- 出自唐·鄭巢·送韋弇
- 拂水復(fù)含煙,行分古岸邊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賦得江邊柳送陳許郭員外
- 北津楊柳迎煙綠,南岸闌干映水紅。 -- 出自唐·裴夷直·奉和大梁相公送人二首
- 他方居士來施齋,彼岸上人投結(jié)夏。 -- 出自唐·韋蟾·岳麓道林寺
- 夕陽云盡嵩峰出,遠(yuǎn)岸煙消洛水平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寓居寄友人
- 高軒夜靜竹聲遠(yuǎn),曲岸春深楊柳低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題鄭中丞東溪
- 淮淝兩水不相通,隔岸臨流望向東。 -- 出自唐·鄭綮·別郡后寄席中三蘭(三妓并以蘭為名)
- 黃竹成叢密,青蘿夾岸低。 -- 出自唐·袁皓·重歸宜春偶成十六韻寄朝中知己
- 鳥思江村路,花殘野岸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李昌符·旅游傷春
- 浪倒長汀柳,風(fēng)欹遠(yuǎn)岸樓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汴河十二韻
- 暫默斜陽雨,重吟遠(yuǎn)岸煙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早蟬
- 掛檐晚雨思山閣,拂岸煙嵐憶釣磯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投所知
- 楚天去路過飛雁,灞岸歸塵觸鎖城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送林寬下第東歸
- 古來圩岸護(hù)隄坊,岸岸圩圩種綠楊。 -- 出自宋·滕白·七絕三首
- 禪河既寂無由浪,此岸已離那用舟。 -- 出自宋·李濤·為能仁長老本端說無學(xué)偈
- 微云過島侵微月,古岸平江浸遠(yuǎn)天。 -- 出自唐·熊皎·湘江曉望
- 遙村處處吹橫笛,曲岸家家系小舟。 -- 出自·李中·思九江舊居三首
- 萍嫩鋪波面,苔深鎖岸傍。 -- 出自·李中·徐司徒池亭
- 沙汀月冷帆初卸,葦岸風(fēng)多人未眠。 -- 出自·李中·秋江夜泊寄劉鈞
- 月出沙汀冷,風(fēng)高葦岸秋。 -- 出自·李中·送紹明上人之毗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