岸在第7個字的詩句
岸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扁舟正在江南岸,又擾浮云作暮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春日書事呈歷陽縣蘇仁仲八首
- 臨風捉筆綸巾岸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秦樓月/憶秦娥
- 梁山正帖淮南岸,到得精藍日未昏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贈浮屠道本二首
- 雷江正在淮南岸,萬頃黃蘆映于廓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秦壽之雷江阻風
- 掛帆誰共快,到岸偶相逢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太湖呈邵公晉沈元吉
- 斷魂何處,梅花岸曲,小小紅樓。 -- 出自宋·嚴仁·訴衷情·一聲水調解蘭舟
- 張帆方離道林岸,鼓枻已過巴陵樓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贈慶紹上人
- 東風又入江南岸,年年漢宮春早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齊天樂·東風又入江南岸
- 咫尺挹幽香,悵岸隔紅衣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采綠吟
- 羨殺漁村無畔岸,茫茫楊柳蒹葭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臨江仙·羨殺漁村無畔岸
- 萬乘雷霆動,千岸滅流光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功德寺
- 郁潾結冰高于岸,逝水暗咽翻西流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送許參軍歸都下兼寄嚴冢宰敏卿
- 有時移隊桃花岸,有日移家荻芽畔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漁樂圖(都不記創于誰,近見湯君顯祖,慕而
- 殘紅曉落西陂岸,雨腳斜飛鷗鷺亂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過高郵新開湖微雨有詠
- 軼塵追騕褭,缺岸倚踦?羊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雨中夢安公石張習之二公情話移時覺而有述因
- 樓上曉鐘催起,岸邊柔櫓咿啞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長干三臺(四首)
- 羽山數點青,海岸雜光碎。 -- 出自唐·崔國輔·石頭灘作
- 殷勤問安外,湘岸采詩靈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休師歸長沙寧覲
- 春殘相憶荊江岸,一只杜鵑頭上啼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渚感懷寄僧達禪弟三首
- 千門無謝女,兩岸有楊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
- 尋僧古寺沿沙岸,倚杖殘陽落水天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懷巴陵
- 波心精舍好,那岸是繁華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題真州精舍
- 奔澌嚼篙杖,夾岸雪龍吼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冬行三首
- 小蝦亦相慶,繞岸搖其須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觀放魚歌
- 古樹著行臨遠岸,暮山相亞出微煙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金陵雜題二首
- 步沙逢霽月,宿岸致嚴更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送浙東王大夫
- 曲水池邊青草岸,春風林下落花杯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寒食日曲江
- 何傳能法慧,此岸要津橋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贈源寂禪師
- 孤帆瞥過荊州岸,認得瞿塘急浪聲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送人隨姊夫任云安令
- 扁舟水淼淼,曲岸復長塘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題山寺
- 津頭卻望后湖岸,別處已隔東山云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早發龍沮館舟中寄東海徐司倉鄭司戶
- 珠皋轉歸騎,金岸引行旃。 -- 出自唐·李敬玄·奉和別魯王
- 函關疏別道,灞岸引行舟。 -- 出自唐·楊思玄·奉和別魯王
- 穿林移步輦,拂岸轉行旃。 -- 出自唐·武三思·奉和過梁王宅即目應制
- 列巖重疊翠,遠岸逶迤綠。 -- 出自唐·趙冬曦·奉和張燕公早霽南樓
- 是時春向深,兩岸草如積。 -- 出自唐·韋述·晚渡伊水
- 淮南楓葉落,灞岸桃花開。 -- 出自唐·盧象·送綦毋潛
- 帝女凌空下湘岸,番君隔浦向堯山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夜聞江南人家賽神,因題即事
- 驪山浮云散,灞岸零雨夕。 -- 出自唐·劉舟·送蕭穎士赴東府,得適字
- 獨坐嗟遠游,登岸望孤洲。 -- 出自唐·薛據·泊震澤口
- 形制似方橋,島岸相連屬。 -- 出自宋·吳師孟·和章質夫成都運司園亭詩·水閣
- 迎舟戲羽來低岸,罥席游絲落半天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
- 孤花春去猶臨岸,野蔓晴來欲占籬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會故人集崔侍郎園池
- 煙樹幾株疏雨岸,風帆一夢過三州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舟過三郡率值風雨呈同行沈氏昆仲
- 柳條不盡空圍岸,荷葉猶新未礙船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和達夫泛湖之作
- 白蘋洲渚垂楊岸。 -- 出自宋·舒亶·菩薩蠻·白蘋洲渚垂楊岸
- 秋千寂寂垂楊岸。 -- 出自宋·舒亶·木蘭花
- 綠凈貫闤闠,夾岸是樓臺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水調歌頭·綠凈貫闤闠
- 一雨動三日,遠岸卷澎湃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赤口灘
- 浮煙澹寒鑒,斷岸圍清瀾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泊龍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