岸在第7個字的詩句
岸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才清人必重,瀟岸野云間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懷素臺
- 郡斜楊柳春風岸,山映樓臺明月溪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送裴延翰下第歸覲滁州
- 猶有漁舟系江岸,故人歸盡獨何情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池上
- 綠搖江澹萍離岸,紅點云疏橘滿川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貽釣魚李處士
- 綠遙江澹萍離岸,紅點云疏橘滿川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貽釣魚李處士
- 野水瀉古穴,石岸盤回淵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東谷沿小澗樹木叢蔚中有圓潭愛之久坐書所見
- 恨不同游曲江岸,與將歌酒{左言右尼}春暉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劉立之著作歸長安因赴安定知縣
- 須臾出纜系高岸,競以好語相尉安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五里三灘
- 青煙一去抹遠岸,白鳥雙來立喬木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墨君堂晚晴憑欄
- 青鞋踏遍江南岸,更賦名花似漫郎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徽州胡推官旅中遇雪且約同登雨花臺三首
- 莫攀楊柳濤江岸,莫唱陽關動凄斷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光祿寺丞李德遠得請奉祠
- 頹波回萬折,斷岸立千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挽中書俞侍郎二首
- 老箐深藏洞,嵌岸峭夾溪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赤崖
- 盡日旌旗停曲岸,滿潭鉦鼓競飛舟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寒食西湖
- 夢回無意緒,兩岸杜鵑聲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曹娥浦泊舟
- 竹影參差臨斷岸,花陰歷寂浸清流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聚景園口號二首
- 梅子著花霜奈岸,自披風帽過臨平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過臨平
- 百頃搖澄潭,夾岸栽垂楊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
- 驚濤遙起鷺,回岸不分牛。 -- 出自唐·孔德紹·王澤嶺遭洪水
- 逐流牽荇葉,緣岸摘蘆苗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江南曲四首
- 平明春色霽,兩岸好風吹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河中望鳥灘作貽呂四郎中
- 梁園多綠柳,楚岸盡楓林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臨江亭五詠
- 散吞高下應無岸,斜蹙東南勢欲傾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盧卓山人畫水
- 轉楫擬從青草岸,吹帆猶是白蘋風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陳秀才將游霅上便議北歸
- 震澤風帆歸橘岸,錢塘水府抵城根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途中言事寄居遠上人
- 霧昏不見西陵岸,風急先聞瀑布聲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錢特卿赴職天臺
- 眼青禪帔赤,氣岸出塵埃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歸山
- 唯赍一宿糧,去岸三千里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浪蹙青山江北岸,云含黑雨日西邊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江行
- 人泊孤舟青草岸,鳥鳴高樹夕陽村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避地
- 凈甃玉階橫水岸,御爐香氣撲龍床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旋刺篙竿令過岸,滿池春水蘸紅妝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宣城院約池南岸,粉壁紅窗畫不成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荻洲寒露彩,雷岸曙潮聲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潘秀才之舒州
- 長空橫海色,斷岸落潮聲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石頭城
- 半落半開臨野岸,團情團思醉韶光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人日梅花病中作
- 觸煙入溪口,岸岸唯檉櫟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山中訪道者
- 鷗鷺不嫌斜兩岸,波濤欺得逆風船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變體詩(蔡寬夫詩話:碣詩平側各一韻,
- 遠帆花月夜,微岸水天春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送進士趙能卿下第南歸
- 買酒解衣楊柳岸,得魚吹火獲廬洲。 -- 出自宋·方惟深·漁父
- 舉首望華屋,雙岸郁相攜。 -- 出自宋·韓縝·崇法寺
- 鷺未忘機移別岸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蝶戀花·杳杳晴虛寒漫漫
- 野塘新水漫,煙岸藕如船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臨江仙·瀲滟湖光供一笑
- 盡日平波回遠岸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蝶戀花·薄雪消時春已半
- 并橋冰乍泮,隔岸柳初黃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矴齋獨坐懷兄弟
- 歸來立馬斜陽岸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杏花天·軟波拖碧蒲芽短
- 是楚天秋曉,湘岸云收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青房并蒂蓮
- 天光上下青浮岸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蝶戀花·春入花梢紅欲半
- 浮沈時近垂楊岸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蝶戀花·碧霧暗消香篆半
- 端相消得綸巾岸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蝶戀花·曾向水邊云外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