岸在第5個字的詩句
岸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宛轉下江岸,霜風繞人衣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晚次江上
- 霜重水落岸有冰,江豚乘寒弄晴日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史少訥見許江豚未得以詩戲
- 滿筑沮澤岸,平流綺堘陂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田家建除體
- 六亭在高岸,數島居中流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晦日任橋池亭
- 搖搖芳草岸,屢見春山曉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鞏城南河作寄徐三景暉
- 落霞明楚岸,夕露濕吳臺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臨江亭五詠
- 細草生春岸,明霞散早天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洛潭送人覲省
- 孤鐘鳴大岸,片月落中流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早發洞庭
- 落葉平津岸,愁人李使君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聞李頻員外卒
- 遐想涪陵岸,山花半已殘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晚春寄張侍郎
- 如何得到岸,努力莫端坐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未到無為岸[2],空憐不系舟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湖南蘭若示大乘諸公
- 脫身投彼岸,吊影念生涯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早春書懷寄李少府仲宣
- 因風到此岸,非有濟川期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南池雜詠五首·虛舟
- 何方濟了岸,祗仗慈航力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湘中別成威闍黎
- 蕭蕭青楓岸,去掩江山宅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送魏珪覲省
- 因過大雷岸,莫忘八行書。 -- 出自唐·李冶·寄校書七兄(一作送韓校書)
- 舟移洞庭岸,路出武陵谿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送裴侍御歸上都
- 地接金人岸,山通玉女家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玉清公主挽歌(代宗之女)
- 家寄征河岸,征人幾歲游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春江曲二首
- 家寄征江岸,征人幾歲游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雜曲歌辭·春江曲二首
- 敷溪秋雪岸,樹谷夕陽鐘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送司封從叔員外徼赴華州裴尚書均辟
- 誰向滄波岸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千秋歲·曉煙溪畔
- 欲解舟維岸,將行客倚欄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送人出城同過周少府贈行者
- 落石奔沙岸,頹云擁樹根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山行即事二首
- 水漲泊無岸,水落淺湊灘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喜入杉嶺
- 莽莽荒茨岸,回回亂石灘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泊舟
- 孤紅低映岸,并艷遠連汀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池蓮四詠分韻·花
- 扁舟南浦岸,分攜處、鳴佩憶珊珊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風流子·扁舟南浦岸
- 夕陽應到岸,沉醉酒家眠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丹陽湖阻風二首
- 別離江北岸,懷抱海東頭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彥逢弟赴西興鹽場
- 看陣云截岸,霜氣橫秋。 -- 出自金·折元禮·望海潮·地雄河岳
- 蕭瑟汀蒲,岸柳送凄涼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江城子·滿城風雨近重陽
- 東海之嵬岸兮,架金梁之凌虛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方丈室辭
- 棄流截高岸,蕪塞開通塍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送趙季文都水書吏考滿詩
- 自非陵與岸,於安障其波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度河
- 水流花落岸東西,只隔疏簾路已迷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祁陽行
- 江有方洲岸有沙,牙檣絲纜各天涯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大堤曲
- 路回臨石岸,樹老出墻根。 -- 出自清·施閏章·過湖北山家
- 問津窺彼岸,迷路得真車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慈恩寺二月半寓言
- 聽草遙尋岸,聞香暗識蓮。 -- 出自唐·姚崇·夜渡江(一作柳中庸詩)
- 翠仗縈船岸,明旆應萯陽。 -- 出自唐·徐彥伯·奉和幸新豐溫泉宮應制
- 遠憶滄洲岸,寒連暮角城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禪庭蘆竹十二韻呈鄭谷郎中
- 不堪思汴岸,千里到揚州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楊花
- 桑根垂斷岸,浪沫聚空灣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南歸舟中二首
- 忽從紅蓼岸,飛出白鷗群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鷺鷥二首
- 忽似瀟湘岸,欲生風雨時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竹里作六韻
- 莫更來東岸,紅塵沒馬蹤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懷道林寺因寄仁用二上人
- 應游到灉岸,相憶繞茶叢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中觀進公歸巴陵
- 此時尋橘岸,昨日在城樓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游橘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