岸在第4個字的詩句
岸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更開兩岸小乾坤,而種十洲靈草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李克明依綠園
- 旁無斷岸乾坤大,上有余天日月多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疏山一覽亭
- 水筵移岸酌,越女唱吳歈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西湖春游詞七首
- 撈蝦沙岸淺,牧豕竹坡晴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浦子口作寄吳隱君夢旸
- 湖云屯岸宿,松露滴衣寒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新秋建安王半隱園應(yīng)教二首
- 漁就沙岸炊,客來水祠拜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太湖
- 歸時曲岸傍,恰見貴游郎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江南意
- 何須灞岸蹇驢夜,更學(xué)幽人老婢聲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還諸君唱和雪詩次韻二首
- 樓臺兩岸水相連,江北江南鏡里天。 -- 出自宋·沈括·夜登金山
- 秋潮侵岸滿,曉月帶星疏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送徐照還舊山
- 西橋西岸柳成絲,春去春來歲歲同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古陵橋
- 此身同岸柳,只待變寒枝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歲暮江軒寄盧端公
- 風(fēng)吹兩岸菰蒲乾,日灑一汀鳧鶩寒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天漢橋
- 攜家上岸行,愛此風(fēng)滿衣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昝公溉
- 倚筇秋岸遠(yuǎn),圍衲夜房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靜林詩僧已老
- 涪江東岸有云林,巒嶺索回澗谷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上亭北軒對月吹笛得才元舍人昭華引醉霜月草
- 夾市崩岸赤,環(huán)城漲潦黃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雨
- 紅旗上岸來,喝采沙河市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壽程宰三首
- 柂迎斜岸轉(zhuǎn),笪避斷崖緣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艬舡
- 蕭騷兩岸落秋蓬,楚水西流不肯東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韻曹提管楚東之作
- 驚濤觸岸層瀾碎,落日銜山半景尖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登安濟(jì)亭
- 立如依岸雪,飛似向池泉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雜詠五首·池邊鶴
- 微芳緣岸落,迸筍入波生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嘉興縣內(nèi)池閣
- 棹尋椒岸縈回去,數(shù)里時逢一兩家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路入金州江中作
- 鄱陽古岸邊,無一樹無蟬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鄱陽道中作
- 援毫兩岸曉,欹枕滿旗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杜使君朝覲
- 濁河高岸拆,衰草古城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游五臺
- 沙洲楓岸無來客,草綠花紅山鳥鳴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郢城西樓吟(一作張繼詩)
- 霜剪別岸柳,香枯北池蓮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將之吳越留別坐中文酒諸侶
- 嘉陵南岸雨初收,江似秋嵐不煞流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嘉陵江
- 空馀古岸泥土中,零落胭脂兩三片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嘆花詞
- 低飛綠岸和梅雨,亂入紅樓揀杏梁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燕
- 敷溪南岸掩柴荊,掛卻朝衣愛凈名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敷溪高士
- 山趨三岸,潭吞二水,歲豐人足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桂枝香·人煙一簇
- 孤舟依岸靜,獨(dú)鳥向人閒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望湖樓上作
- 艇子掠岸行,水瘦不濡尾。 -- 出自宋·沈與求·泛舟村落阻風(fēng)不能少進(jìn)而菱梢芡觜繚舷上下篙
- 玳筵頻岸幘,楯鼻幾揮毫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光祿黃少卿學(xué)士感恩書事十六韻
- 故都迷岸草,望長淮、依然繞孤城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八聲甘州 壽陽樓八公山作
- 系舟江岸兩相聞,弦索嘈嘈恍未分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夜聞劉宮苑舟中琵琶詩
- 楚江東岸先人廬,竹君安否久無書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十一月十九日與仲猷大年綽中美中飲於南臺
- 偶臨沙岸立多時,淡淡煙村日向低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約致明入開善不至二首
- 系舟古岸邊,纜斷舟復(fù)橫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阻風(fēng)
- 云根傍岸蹙,椹色涵霜變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和安汝功采紫竹杖篇
- 客舸維岸柳,鄰人罾池魚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游朱勔家園
- 官軍兩岸護(hù)龍丹,麥飯魚羹進(jìn)不休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吳江拍岸流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唐多令·莎草被長洲
- 揉藍(lán)拍岸秋濤信,列炬緣山夜燒痕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日野步和王覺民十六首
- 曲塵兩岸,紋波十里,暖蒸香透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水龍吟·燕翎誰寄愁箋
- 青山融岸迎人笑,舊有盟言且莫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鷓鴣天·堂上幽人睡自閑
- 溪窮斷岸地忽平,石門壁立如削成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范寬山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