岸在第4個字的詩句
岸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野鳧眠岸有閑意,老樹著花無丑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東溪
- 系舟上岸入松徑,三日踏穿新蠟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方進士游廬山
- 嚙嚙出岸潮,霅霅入蒲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早發
- 磷磷石岸上,濃淡樹林分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廣陵歐陽永叔贈寒林石硯屏
- 獨登孤岸立,不見遠帆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子聰見寄
- 卻尋孤岸遠,吹幘亂華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將次項城阻風舟不能進
- 罾竿夾岸長若桅,水籠畜魚鮮且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葛都官南歸
- 夜深依岸落,寒色入傷違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玉汝對月見懷西軒
- 日光穿岸腳,水影射檐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南陵息亭蕖閣
- 且恐斷岸積瓊玖,復意陂原多產韭,又疑堆壟若柱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九山
- 爾來蘆岸深,須防虎潛搏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弟禹臣赴官江南
- 月出斷岸口,影照別舸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舟中夜與家人飲
- 馬頭攙岸斗,燕尾泊船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入滿浦
- 青山臨岸盡,翠水入江流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閔郎中知池州
- 綠蒲被岸漁網舉,黃鳥啄葚繰車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汝陰宰孫寺丞
- 攜瓶下岸買竹葉,掛席背風穿蓼花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晁監丞赴婺州關市之役
- 蟋蟀夾岸鳴。 -- 出自魏晉·王粲·從軍詩
- 野船著岸入春草,水鳥帶波飛夕陽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南湖
- 波沖側岸深蒲靡,一點穿人翠碧飛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舟中即事
- 山開兩岸柳,水遶數家村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野望
- 綠楊繞岸水痕斜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虞美人·雨聲破曉催行槳
- 垂楊隔岸竹隔水,梅花飛香莎草斑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寄盧致遠
- 上河平岸水,暮雨打頭風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西渡堰呈孫古巖朝奉
- 如登彼岸惟有筏,中流敢舍求他材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剝啄行
- 舟移別岸水紋開,日暖風香正落梅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過湖
- 不思得岸各休去,會到摧車折楫時。 -- 出自唐·張建封·競渡歌
- 浮梁跨岸神移石,劫燼翻波地獻池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白兆山橋亭
- 橋橫潁岸淙幽碧,日下嵩云插倒紅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登師利寺文殊閣
- 歌翻桃岸雙飛鵠,夢繞天鄣九疊屏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楊初歸九江
- 淺清沙岸水,疏瘦石巖花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山行
- 蕭蕭柳岸野風秋,虹掛前山晚雨收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自海至楚途次寄馬全玉八首
- 宛溪東岸垂楊樹,想見煙眉亦解顰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采石阻雨寄宣城故人二首
- 黃茅野岸三更月,春水長亭十里船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人三首次韻道卿
- 翠深交岸樹,綠野望川田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泊長平晚望
- 洛川北岸錦屏西,竹樹蕭蕭面翠微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蔡彥規兼謝惠酥梨二首
- 雨昏古岸斷人跡,天黑孤城閉水關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夜泊泗上阻風雨
- 侵波野岸生新草,嚙石老燙留舊痕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永濟橋
- 洞庭北岸孤城下,落月西風聽曉鶯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立秋二首
- 蕭蕭兩岸黃榆葉,解報三更雨到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宿第四鋪
- 更憐春岸綠,幽意滿前楹。 -- 出自唐·祖詠·陸渾水亭
- 崇云臨岸駭,鳴條隨風吟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猛虎行
- 玄猿臨岸嘆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苦寒行
- 夕陽依岸盡,清磬隔潮聞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僧歸金山寺
- 持竿湘岸竹,爇火蘆洲薪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漁父歌
- 釣舟春岸闊,庭樹晚煙還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寄方干
- 筵開灞岸臨清淺,路去藍關入翠微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送曾德邁歸寧宜春
- 浪沖高岸響,潮入小池渾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題鄒處士隱居
- 游人曲岸看花發,走馬平沙獵雪回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和大夫邊春呈長安親故
- 孤舟無岸泊,萬里有星隨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賓貢金夷吾(一作魚)奉使歸本國
- 黃蕤裊岸柳,紫萼折村梅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酬韋祭酒嗣立,偶游龍門北溪,忽懷驪山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