岸在第4個(gè)字的詩句
岸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笑揖彼岸人,回首平生空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過海
- 溪雨急,岸花狂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夜合花 自鶴江入京,泊葑門外有感
- 斷橋南岸,人在晚霞外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夢芙蓉·西風(fēng)搖步綺
- 莫向北岸汲,中有英雄淚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頻酌淮河水
- 一聲離岸櫓,心碎楚江邊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代人送別
- 菰蒲斷岸潮痕濕,日落空江生白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江村晚眺二首
- 維舟別岸鴉啼后,倚柂澄江雁影中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別后舟中用前韻
- 上倚崩岸勢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山行見孤桐詩
- 苕苕嶺岸高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望水詩
- 江楓緣岸赤,河蓼雜煙紅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舟中雜紀(jì) 其二
- 好山兩岸如芙蕖,溪水可濯亦可漁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過山家
- 烏巾半岸衣露肘,忘機(jī)忽落丹青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畫梅
- 旌旗兩岸蘆花影,鼙鼓三聲海浪趨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下直沽
- 泊舟登岸行復(fù)止,小徑雙岐通草市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秋山圖
- 傷心兩岸官楊柳,已帶斜陽又帶蟬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鷓鴣天·轟醉王孫玳瑁筵
- 東城柳岸匆匆發(fā)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木蘭花/玉樓春
- 勒詩高岸石,敢告後代生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寄題潯陽周氏濂溪草堂
- 不堪隋岸北,塵土一鞭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廣津門東馬上
- 明朝南岸去,言折桂枝花。 -- 出自唐·劉方平·秋夜思(一作淮上秋夜)
- 江移林岸微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循役朱方道路詩
- 爭河投岸掬盈指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鼓吹曲 忱威
- 畫船齊岸暗潮平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定風(fēng)波令/定風(fēng)波
- 武陵溪岸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點(diǎn)絳唇·紅袖憑闌
- 眼中高岸移深谷,愁里殘陽更亂蟬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外家南寺
- 浦沙連岸凈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鴛鴦篇
- 馬嘶煙岸柳陰斜,東去關(guān)山路轉(zhuǎn)賒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出關(guān)
- 花深遠(yuǎn)岸黃鶯鬧,雨急春塘白鷺閑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題姑蘇凌處士莊
- 來時(shí)楚岸楊花白,去日隋堤蓼穗紅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自孟津舟西上雨中作
- 平沙斷岸幾千尺,樹色煙光渺無極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歐陽氏山水后
- 蓼花錦岸紅欲流,稻田高下鋪棋局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仙巖行
- 水光連岸動(dòng)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詠畫屏風(fēng)詩 二一
- 寒沙兩岸白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上益州上柱國趙王詩 二
- 平堤石岸直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忝在司水看治渭橋詩
- 河橋兩岸絕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重別周尚書詩 二
- 逸帆觸岸靡蒹葭,醉客罵筵投盞斝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聽蛙
- 回轉(zhuǎn)沙岸近,欹斜林嶺重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同賦龍沙墅
- 藉芳憐岸草,聞笛怨江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長沙送梁副端歸京
- 山從海岸妝吟景,水自城根演政聲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寄溫州朱尚書并呈軍倅崔太博(朱名褒)
- 潛依曲岸涼,正對(duì)斜光入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相和歌辭·江南曲
- 雖愁野岸花房凍,還得山家藥筍肥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春雨即事寄襲美
- 因吟郢岸百畝蕙,欲采商崖三秀枝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
- 為愁煙岸老塵囂,扶病呼兒劚翠苕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見訪不遇
- 瑤溪碧岸生奇寶,剖質(zhì)披心出文藻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瑪瑙杯歌
- 寒花古岸傍,唳鶴晴沙上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同嚴(yán)逸人東溪泛舟
- 難將垂岸蓼,盈把當(dāng)江蘺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江行無題一百首(一作錢珝詩)
- 隋家兩岸盡,陶宅五株榮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橫吹曲辭·折楊柳
- 超然彼岸人,一徑謝微塵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徑山大覺禪師影堂
- 秋溪南岸菊霏霏,急管煩弦對(duì)落暉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和杜牧之齊山登高
- 地盤江岸絕,天映海門空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樟亭
- 煙生知岸近,水凈覺天秋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晦日同志昆明池泛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