岸在第3個字的詩句
岸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洛陽岸邊道,孟氏莊前溪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寒溪
- 經歲岸烏紗,讀書三十車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臨頓為吳中偏勝之地陸魯望居之不出郛郭曠若
- 云生岸谷秋陰合,樹接帆檣晚思來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漢江上作
- 風搖岸柳長條困,露裛山花小朵愁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關亭春望
- 江移岸改安可知,獨與高山化為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望夫臺
- 涼欺岸幘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瑞鶴仙·淚荷拋碎璧
- 楊柳岸,泥香半和梅雨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雙雙燕·小桃謝後
- 興酣岸烏巾,大嘯喚老林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竹梅幽禽
- 江南岸、草和煙綠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夜游宮·江面波紋皺縠
- 芳草岸,各煙霧,誰在綠楊深處住?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應天長·石城花落江樓雨
- 江南岸邊江水平,水荇青青渚蒲綠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鴻雁
- 吳江岸下長安客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憶秦娥·吳船窄
- 秋水岸移新釣舫,藕花洲拂舊荷裳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虞淡然在告
- 隱隱岸門青,杳杳天池虛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宿浴日亭因出小浪望海
- 微雨岸花,斜陽汀樹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感皇恩 洛西為劉景玄賦秋蓮曲
- 蒲生岸腳青刀利,柳拂波心綠帶長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題裴端公郊居
- 披襟岸幘藕花橋,一片哀鴻度碧霄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夏夜露坐
- 懸知岸上人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和江中賈客詩
- 秦淮岸上青青草,想見繁霜未落時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秋日即事(八首)
- 漁依岸柳眠圓影,鳥傍巖花戲暖紅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贈友人罷舉赴辟命
- 汀蘭岸芷有情麼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花下春光正好
- 逍遙岸,會玄妙云路,同訪桃源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自古賢愚
- 汀蘋岸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品令·急雨驚秋曉
- 到彼岸,出樊籠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漁歌子·愚人未識主人公
- 過楚岸、尊前偶見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鬢邊華·小梅香細艷淺
- 算楚岸、未香殘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慶金枝
- 客散岸傍席,馬還溪上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吳季野太博移蜀靈泉先至輦
- 馬留岸傍樹,風掃林下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訪石子澗外兄林亭
- 誰謂岸無杞,條其長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采杞
- 江秋岸荻黃。 -- 出自南北·徐陵·新亭送別應令詩
- 灼灼岸間桃,依俙蘭杜苗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題惠崇畫四首春
- 留陰岸雨溥紅杏,送暖汀風惱綠蘋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李屯田西湖尋春
- 悠悠岸邊菊,灼灼好顏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東池
- 林分岸忽盡,鳥去天末極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七兄龜山道中
- 黃河岸柳衰,城下渡流澌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冬日寄河中楊少尹
- 不知岸陰謝,再見春露泫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贈趙侍御
- 汀草岸花知節序,一身千恨獨霑衣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元日
- 可憐岸上竹,翻倒不自持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泊宋田遇厲風作
- 閑繞岸莎看野水,暗流紅葉不重回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成安秋望有懷
- 暖覺岸冰銷,靜聞簷溜滴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雪霽池上
- 江南岸,淮南渡,草連空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水調歌頭·澤國又秋晚
- 堤柳岸花連復道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鳳棲梧/蝶戀花
- 江南岸,云樹半晴陰。 -- 出自宋·王琪·望江南/憶江南
- 翠深岸篠無風亂,紅重薔薇到地垂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同三兄安公亭看雨
- 汀花岸草,佳人微笑,眼波橫注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水龍吟·五湖春水茫茫
- 秧畦岸岸水初飽,塵甑家家飯已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農謠
- 登彼岸,跨鳳鸞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兩只雁兒
- 超彼岸,休望再頭回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玉京山 繼重陽韻
- 逍遙岸,會玄明瓊路,同訪桃源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沁園春·自古愚賢
- 紅蓼岸,白蘋洲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鷓鴣天·柳映清溪漾玉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