岸在第2個字的詩句
岸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合岸花薰暖,雙堤柳夾春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西湖春游詞七首
- 柳岸沙潭風景多,晚晴新綠映春波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暮春谿居二絕句
- 有岸皆縈草,無波不染苔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元旦書事(甲辰)
- 池岸波新浴,花谿草乍侵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宿曹能始吳客軒題壁
- 隘岸射潮無勁弩,高天貫月有枯槎。 -- 出自清·姚燮·哀江南詩五疊秋興韻八章
- 遠岸漁燈聚,危窠宿鳥稀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癸丑夏夜登東鸛山
- 野岸江村雨熟梅,水平風軟燕飛回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江村即事
- 兩岸晚風黃鳥樹,一陂春水白鷗天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漫成二首
- 野岸隨流曲,山門隱樹深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寄熹公
- 海岸石龜恨未平,時時入海自馮陵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和二十二弟龜山寺三絕
- 柳岸一舟人不渡,蘆花風戰晚來寒。 -- 出自宋·鄭會·南浦亭
- 兩岸綠陰猶未合,更須補竹添松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臨江仙·不見仙湖能幾日
- 夾岸盲風掃楝花,高城已近被云遮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歸至武陽渡作
- 巢岸南分戰鳥山,水云程盡到東關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送王六覲巢縣叔父二首
- 江岸梅花小,山城桂影圓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送太守傅尚書易鎮當涂二十韻
- 斷岸橫路水潺潺,行到山根又上山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過九嶺
- 兩岸論千里,扁舟抵萬金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聞寇至初去柳州
- 楚岸寬圍碧,吳山遠借青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南歸題揚州竹西亭
- 兩岸煙云先向日,一林花木暗藏春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劍州東園
- 隔岸葦村聞笛遠,背灣松塢見燈微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夜靜獨登小閣有所見因書
- 北岸亭館眾,最先登此臺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守居園池雜題·天漢臺
- 楓岸最深霜未落,柿園渾變雨初休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紅樹
- 兩岸雪煙昏,鳧鷗出深港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守居園池雜題·寒蘆港
- 兩岸煙云閑景物,一軒泉石靜生涯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明教院
- 隔岸誰品弦,數聲拖白練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湖上眾禽盡以俗呼為題·拖白練
- 近岸連檣多賈客,定攜新句海東傳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仲嘉致政敷學尚書汪兄寵和鄙句且寄適軒記詩
- 夾岸蘆花雪點成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南鄉子·霜月冷婷婷
- 兩岸騷騷麥尾黃,茅檐半瓦蔭垂楊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四月壬午發利州
- 倚岸斜看疑是洞,循坡穩上認為樓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徐云叟賦桃源無腳橋
- 沙岸往來拍,蘆林開闔吹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劉家江阻風二首
- 兩岸蘿蔓因依綠,一樹桐華自在紅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三月晦東山
- 隔岸蒼茫不見人,人家多在晴云里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詩一首
- 斷岸舟橫浦,平坡樹補山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烏鎮普靜寺寺沈休文故居也
- 環岸垂綠柳,盈澤發紅蕖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仲夏入園中東陂
- 蘚岸和纖草,松泉濺淺沙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路支使小池
- 海岸四更看日出,石房三月任花燒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再題龍泉寺上方
- 隔岸雞鳴春耨去,鄰家犬吠夜漁歸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出山寄蘇從事
- 泊岸旗幡郵吏拜,連山風雨探人行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漳州于使君罷郡如之任漳南去上國二十四州…
- 柳岸花堤夕照紅,風清襟袖轡璁瓏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馬上作
- 崩岸全隳路,荒村半有煙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馮使君山水障子
- 離岸乘空去,終年無所依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新羅僧歸本國
- 荒岸燒未死,白云癡不動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寒江上望
- 兩岸各無船,渺渺難濟渡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兩岸綠蕪齊似翦,掩映云山相向晚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船頭
- 傍岸鴛鴦皆著對,時時出向淺沙行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繞岸結成紅錦帳,暖枝猶拂畫樓船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緣岸蒙籠出見天,晴沙瀝瀝水濺濺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赤松(一作赤松澗)
- 趁岸小船齊棹急,羅衣濕,出向桄榔樹下立。 -- 出自唐·李德潤·南鄉子·攜籠去
- 古岸陶為器,高林盡一焚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石潴
- 上岸閑尋細草行,古查飛起黃金鶚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落帆后賦得二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