岸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岸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不愁屋漏床床濕,且喜溪流岸岸深 -- 出自宋·曾幾·蘇秀道中
- 金柳搖風樹樹,系彩舫龍舟遙岸。 -- 出自·柳永·破陣樂·露花倒影
- 津橋春水浸紅霞,煙柳風絲拂岸斜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天津橋望春
- 離別的詩句:吳山青,越山青,兩岸青山相送迎 -- 出自··
- “瀟湘何事等閑回?水碧沙明兩岸苔”全詩配圖賞析 -- 出自唐··
- 平生睡足連江雨,盡日舟橫擘岸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秦太虛參寥會于松江而關彥長徐安中適至分
- 卻自覺神游,歸來坐對,依稀淮岸江涘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哨遍·一壑自專
- 來書子細說通州,州在山根峽岸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得微之到官后書備知通州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四
- 郡樓對玩千峰月,江界平分兩岸春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元微之除浙東觀察使,喜得杭越鄰州,先贈長
- 昏昏橫靄憑軒見,沓沓疏鐘隔岸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中至西林寺
- 城頭層塔凌空立,浦口孤舟并岸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晚至新塘
- 連娟落月依山盡,寂寞寒潮蘸岸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功名
- 蕭蕭山路窮秋雨,淅淅溪風一岸蒲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秋浦途中
- 一葉扁舟輕帆卷,暫泊楚江南岸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迷神引·一葉扁舟輕帆卷
- 殷懃話此還惆悵,最憶荊溪兩岸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沈康知常州
- 朝天吳川夕霅溪,回首喬林吹岸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如歸亭順風
- 風鳴燒入空城響,雨惡江崩斷岸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夷陵書事寄謝三舍人
- 若耶溪邊天氣秋,采蓮女兒溪岸頭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采蓮
- 十詩小試春風手,催發溪梅兩岸花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走筆和張功父玉照堂十絕
- 平田漲綠村村麥,嫩水浮紆岸岸花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三月三日雨作遣悶十絕句
- 登臨不覺風煙暮,腸斷漁燈隔岸明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盱胎軍東南第一山二首
- 獨將亡國千年恨,留下雙顰寄岸花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東西二梁山三首
- 石峰背後即英州,只不教人到岸頭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碧落洞前灘水三首
- 東風作意驚詩眼,攪亂垂楊兩岸黃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秦淮
- 一江故作兩江分,立殺呼船隔岸人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招賢渡檔四首
- 也知小倦泊樓船,何苦爭先柳岸邊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小泊新豐市
- 龍歸窟穴深潭漩,蜃作波濤古岸頹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遭風二十韻
- 閑將詩草臨軒讀,靜聽漁船隔岸歌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春日即事
- 兩崖若不頑如鐵,爭得狂瀾拍岸休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宣化道中
- 花氣清婉,望中迤邐,城陰度河岸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繞佛閣
- 縣閑吏傲與塵隔,移竹疏泉常岸幘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雜言送黎六郎(壽陽公之子)
- 西陵沙岸回流急,船底粘沙去岸遙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欲到西陵寄王行周
- 滿庭花木半新栽,石自平湖遠岸來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田將軍書院
- 鳥飛直為驚風葉,魚沒都由怯岸人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春日出苑游矚(太子時作)
- 秋涼霧露侵燈下,夜靜魚龍逼岸行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中元夜泊淮口
- 史君欲聽榜人謳,一夜江波拍岸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競渡
- 錢塘未到能先說,更著青山兩岸屯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癸丑二月重到汝陰寄子瞻二首
- 門橫皺碧,路入蒼煙,春近江南岸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解語花·門橫皺碧
- 江頭落日照平沙,潮退漁船閣岸斜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江村晚眺
- 拔來濕葦燒難著,曬在垂楊古岸邊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漁家
- 飛飛畫楫繞花洲,霽雨浮花出岸流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次韻蔡君謨侍郎寒食西湖
- 節回路口千門待,樂過湖心四岸聞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九月望日同君謨侍郎泛西湖夜飲
- 沙頭宿鷺傍船棲,柳外驚烏隔岸啼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二
- 輕船三板過南亭,蠶女提籠兩岸經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七十七
- 莫將水動疑天動,且道舟移是岸移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偶成
- 騷人載酒泛瀟湘,預約寒鷗立岸旁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湘法遇雨
- 江煙漠漠月昏昏,一點漁燈貼岸根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暮色
- 魚龍飛舞半帆雨,鷗鷺眠呼兩岸蘆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張子衍為至德知觀鄢沖真求詩
- (青山外一作:青山下)潮平兩岸闊,風正一帆懸。 -- 出自唐·王灣·次北固山下
- 瀟湘何事等閑回,水碧沙明兩岸苔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歸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