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8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泥飲何妨遭杜甫,山行幾欲叱王尊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再用前韻寫蒼虬宅也飲余興
- 文書引睡那關渠,山尾溪頭枕簟如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伯臧歲前自里居還餉以南豐橘頃于役姑蘇復寫
- (康樂登永嘉綠嶂山詩有頤阿竟何端句)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寫懷次閑止痾韻
- 水兼天去無邊白,山過江來不斷青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長蘆渡江往金陵
- 亦欲剡溪去,其如山海重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四景山水
- 開圖興發思賦歸,山水東南美無度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徐君美山水圖
- 泉鳴萬鼓動哀壑,山飲雙虹垂遠溪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登閩關
- 海氣空蒙日夜浮,山城才雨便成秋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登南海驛樓
- 須臾面五老,邀我山之陽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壯游奉簡諸閣老
- 旁招廣成子,俯挹山中老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壯游奉簡諸閣老
- 石磴盤盤臥濕云,山深瑤草不知春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臨溪橋
- 路從周處臺前過,山轉曹彬廟下來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過泐季潭長老三塔院飲于志遠宅賦詩
- 云氣挾山山欲行,山窮水闊桃花明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張繼善寄桃源圖因賦詩
- 一日花間問漁者,山河百二如崩瓦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張繼善寄桃源圖因賦詩
- 永思讀書臺,言采山中荑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初冬
- 林開川豁見鳥下,山寒石峻愁猿騰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游菩提山值雨宿存思庵
- 迢迢官朔方,南歸山水重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真真曲(有序)
- 地分銅柱風煙外,山涌瓊臺雪浪中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送朱質夫赴寧遠知縣
- 心外無法,滿目青山。 -- 出自宋·釋德韶·偈
- 興闌夢覺明朝路,山色煙中半有無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新市雜詠
- 粗態撩人在何處,山花鬢畔露村嬌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田家
- 腳踏富沙路恰分,山傍云飛峰亂起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平政橋
- 盡看山南景,忽思山北游。 -- 出自宋·張弋·送郭道士之江州
- 野鶴忽來橋上立,山僧獨向水邊行。 -- 出自宋·張弋·舍州歲暮
- 一間瓦屋荒山里,山路縈回夕照明。 -- 出自宋·張弋·游智門寺
- 父老只知亭長去,山河都屬沛公來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歌風臺
- 土洞裹頭行十日,山棚上面住三年。 -- 出自宋·孫山·句
- 對面不解語,若隔山萬重。 -- 出自清·黃遵憲·今別離
- 兵師會合如波注,山呼萬歲震邊陲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圣主平戎歌
- 始來疏梅墮,復此山櫻剖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書北山精舍壁
- 白發人人自老,青山處處還多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江上(二首)
- 駕出東南正好春,山中草木更精神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南京口號(五首)
- 小聚星晨屢斷連,山椒一縷露人煙。 -- 出自明·鐘惺·江行俳體十二首
- 一路陰晴屢不分,山中風候易紛紜。 -- 出自明·鐘惺·花山禮銅殿
- 美人高堂上,自奏山水音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古意二首贈劉子
- 峽束雨湫高怒水,山凹樹竅激秋聲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宿黃厓營
- 泉兼風雨飛騰壯,山納煙云變化重。 -- 出自近代·汪精衛·大漢陽峰上作
- 哭別親人淚未消,山精出洞變人妖,裝腔作勢調門高。 -- 出自當代·現代無名·浣溪沙 天安門詩抄
- 竹瘦門逾靜,樓高山太低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虎丘
- 塢呼豪強欺妾奪山去,不許鹽丁燃妾柴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貧婦行
- 兄弟安裝年事網山,髭須未出正童顏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謝王爾瞻爾中惠詩
- 連朝黑雨暫晴時,山抹浮云似畫眉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病眼寄子中
- 臨溪行盡卻穿山,山盡依然出水間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由建陽抵浦城界遂歸崇下
- 云歸樹欲無,潮落山疑長。 -- 出自宋·釋惠崇·剡中秋懷晝師
- 楚國驕荒日已深,山川朝暮劇登臨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宋玉
- 十畝名園隔世塵,山嵇風義暗相親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和參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園寄留臺張郎中詩三
- 嶺上孤猿驚別久,山中芳草怨歸遲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久客懷故里
- 河橋煙北寂寥城,山圃雖春氣尚清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郡圃觀春物有感
- 潦收陂面闊,木落山骨瘦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歲晚許昌城隅登樓作
- 史冊褒賢空汗竹,山丘馀泣已陳根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入朝感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