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6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海近風先集,山高日易沈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參云亭晚坐
- 身今鏡湖住,山自道州來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何德器寄道州怪石
- 林深不見日,山靜只聞泉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岳麓寺
- 無限江南好山水,庵摩勒果掌中看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疏山一覽亭
- 詩鳴一代屬山谷,草根亦復吟秋蟲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肇慶守鄭子禮以李北海石室碑見寄輒次山谷老
- 幽人所住空山里,老樹皆作虯龍起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謝柳全叔縣丞寄高麗松花
- 筆端水遠又山長,瀟灑吾宗白面郎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曾表勛畫屏
- 僧窗各自占山色,處處薰爐茶一甌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張子公招飯靈感院
- 風雨落花夜,山川驅馬人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東歸道中二首
- 云物如故鄉,山川知異路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汾上宴別
- 那應更結廬山社,見說心閑勝遠公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寄潯陽趙校書
- 門前不改舊山河,破虜曾輕馬伏波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經汾陽舊宅
- 不知此日龍山會,誰是風流落帽人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重陽日寄韋舍人
- 沾衣盡日看山坐,搔首殘春向路迷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王先生不別而去
- 行衣濕盡千山雪,腸斷金籠好羽毛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旅館聞雁別友人
- 門前便是仙山路,目送歸云不得游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茅山道中
- 洞連龍穴全山冷,窗透鰲波盡室清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別何處士陵俊老
- 岐山高與隴山連,制錦無私服晏眠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寄岐山林逢吉明府
- 岐山高興隴山連,制錦無私服晏眠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寄岐山林逢吉明府
- 明年二月仙山下,莫遣桃花逐水流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秋日圃田送人隨計
- 明年二月仙山下,莫遺桃花逐水流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秋日圃田送人隨計
- 運陰不肯解,山霧嘗霏霏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遣興三首
- 溪云生薄暮,山雨送微涼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閑樂
- 因來守郡空山里,又喜通名畫戟前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贈李仲祥道士
- 寥寥百里內,山水盡奇觀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蒼溪山寺
- 憑君且學龍山飲,一醉能令萬事休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賀陳基載重陽日
- 自憐吳蜀佳山水,一夜燈前得遍游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還李中舍奉使集
- 草木春深后,山川雨過時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嘉川道中寄周正孺
- 湖光搖埤堄,山影轉欄桿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彭州南樓
- 白水滿方湖,山中好秋色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吾友務深有嘆琴之什運使子駿答之佳章務深亦
- 峽束幾重煙,山分數尺天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下金雞山
- 道險轉詰曲,山深愈巑岏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續青城山四詠·香積寺
- 忽然人報后山雪,更上上清宮上看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書鶴鳴化壁
- 勸君莫上青山道,妝點行人分外愁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紅樹
- 江氣雜輕靄,山光明落暉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郊外
- 時攜賓從訪山寺,惟以高譚侑清宴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馮允南倅梓
- 地形連楚闊,山勢入秦豪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北城樓上
- 蕨平處士居山日,手種青松一萬根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陵井喻氏歲寒山居
- 幾日無公事,山堂興頗清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山堂偶書
- 引我坐前軒,山果丹碧羅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宿超果山寺
- 野碓喧春水,山橋枕淺沙。 -- 出自元·黃鎮成·東陽道上
- 問爾何事來,山中苦無酒。 -- 出自明·邊貢·上陵道中
- 眼通西北江山外,聲振東南日月邊。 -- 出自清·洪秀全·述志詩
- 手持三尺定山河,四海為家共飲和。 -- 出自清·洪秀全·吟劍詩
- 藁砧今何在,山上復有山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古絕句
- 土植皆為藥,山枝不滿樵。 -- 出自宋·謝翱·采藥候潮山宿山頂精藍夜中望海
- 秋風兮凄凄,山中兮桂枝。 -- 出自宋·劉翰·余久客都城秋風思歸作楚語和吳郎采菱叩舷之
- 不因親御香山賦,誰識當年造化機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立春帖子·太上皇帝閣
- 卻因遙祝南山壽,小作臺城十日留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張端明赴召
- 遙知九日平山會,笑插茱萸滿鬢紅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鄧漕移帥揚州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