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6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野云低水樹,山寸閉春城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送隱士游京淮
- 入山何富,出山何貧,知心能幾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風前唱起仰山歌,人皆道是云門曲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似海之深,如山這固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湖光晴瀲滟,山色雨蒙瀧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老倒蘗山禁山得,卻將伊頂再三摩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頌古三十六首
- 江橫一練平,山色四時青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禮疎山塔
- 秋風忽起故山興,妲本無歸語何剩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送孚藏主歸江西
- 圣境芝蘭,名山采藥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松花煉鼎龍山側,甲第群仙鳳鶴棲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感君惠然抵山谷,開談冰雪清吾胸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酬林志寧
- 修鱗擺鬣浪山起,云鵬飛翻忽千里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題贈吳國華釣臺
- 平生未識廬山面,碧巘橫云望中見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南康值雨
- 憶昨相逢鳳山趾,駒隙骎骎余半紀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寄游定夫
- 文星蜚上天,山川效其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用山谷新詩徒拜嘉之句為韻賦五篇報尹直卿
- 寧教大庾有山色,莫管長安無國香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梅三首
- 城邑堅和脆,山川逕與迂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中書舍人鄭惠叔入國二首
- 竹不容塵入,山寧與俗交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三山寺戲堂頭僧二首
- 水瀉鴨頭綠,山排螺髻青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游齊覺寺二首
- 長安百二漢山何,更遣南征兩伏波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渡海謁兩伏波將軍祠
- 經過少敘江山舊,魚鳥多情尚未忘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赴廣過贛呈留主管王提干
- 主人著亭溪山間,心與溪山相往還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題劉漢英雙清亭
- 地形東帶越,山勢右襟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經從兩浙
- 家居所至與山對,官居所至與山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永豐吳尉當山亭
- 鳥為嬌人聲,山作傲物態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小憩月華寺問智藥眉山兩公遺跡
- 水有浮天意,山非入俗姿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出郊
- 海近微茫白,山窮次第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辭東廟途中作
- 櫓作傷春響,山為媚客客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贛東江
- 海大水歸往,山深云退藏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公余野立
- 海沸如中熱,山浮若內虛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候潮錢塘渡
- 壽隨名勒南山石,石可磨礱壽莫涯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魏太守壽
- 荊管今郁積,山水故盤紆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望始興
- 有心去采三山藥,何似歸休一日兵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聞德壽皇帝慶七十
- 水為三面白,山作四圍青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暇日集越王臺
- 石是窪樽樣,山如土鼓然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舟宿會昌十里間
- 渭上屯田便,山西買馬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關參議劉仲洪就京制置辟入蜀二首
- 泥筌收郭索,山網落禋旂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晚步
- 山北鳴鵂鹠,山南叫禋旂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自伍光宇墓還登蓬萊絕頂
- 相攜沙上語,山月二更深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贈張叔亨侍御
- 四月陰晴里,山花落漸稀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四月
- 瘦藤拄月秋山遠,破褐隨風晚袖低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晚酌示藏用諸友(四首)
- 恰到溪窮處,山山枳殼花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訪客舟中
- 回頭日望家山遠,滿目空云帶夕陽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山居偶成(四首)
- 曉來頓失青山色,開盡梅花總不知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山居(七首)
- 已鐘秀麗三山色,復染鉛華六代妝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金陵社集詩
- 村煙寒結屋,山犬夜欺人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寒夜與范汭過黃習遠蕭蕭齋宿得人字
- 朝朝垂手版,山色正當衙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贈于納言文若
- 佳候要佳麗,山齋啟暮扉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冬至夜集曹能始園亭觀伎
- 野煙沉酒徑,山月冷歌帷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春日過馮祭酒孤山別墅
- 野老期看竹,山僧就結冬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題王野城南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