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6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又云春氣入山骨,欲自石里生蒿藜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寒林石屏
- 溪流渺彎環,山劫屹抱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孫莘老
- 興來就上南山觀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江上四首
- 樹而不可拔,山而不可移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道士王元之以詩為贈多見哀勉因以古詩為答
- 野鳥或在籠,山猿有終檻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離高郵答謝朱元弼兼簡崔伯易
- 山高兮崔嵬,山之路兮百折而千回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山中詞
- 山頭喬木長山高,山下泉深沒榜篙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崔伯易歸高郵
- 晚虹隨雨過山巔,誰插青云倒掛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晚虹
- 出門便是登山路,更要遙山翠色勻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次徐靈淵韻贈趙靈艇
- 荊吳中隔萬山遙,那得相逢話寂寥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寄張季思
- 樹樹有佳陰,山蟬不住吟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南澗尋韓仲止不遇
- 檐多山鳥啼,山外玉為溪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信州草衣寺
- 渚禽飛入竹,山葉下隨流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泊舟龍游
- 村雞數聲遠,山舍幾家鄰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處州蒼嶺
- 移舟來聽明山雨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憶秦娥·魚龍舞
- 竹輿鳴細雨,山客有新詩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絕句
- 阿瞞狼狽地,山澤空崢嶸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夜賦
- 京洛了在眼,山川一何迂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述懷
- 竹林固皆賢,山王以官累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八音歌
- 夏郊綠已遍,山齋晝自遲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山齋
- 君不見夷門山頭虎復龍,向來佳氣元蔥蔥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雷行雨
- 未暇藏身北山北,且須覓地西枝西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述懷呈十七家叔
- 大道不敢驅,山徑費推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舞陽
- 囊開古錦湖山出,何意一星窺妙文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和孫升之
- 秋入無聲句,山連欲雨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心老久許為作畫未果以詩督之
- 時憑岳陽樓,山川看縈紆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粹翁用奇父韻賦九日與義同賦兼呈奇父
- 亂云未放曉山出,片月不隨寒水流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山居
- 卷中袞袞溪山去,筆下明明開闢初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江參山水橫軸畫俞秀才所藏二首
- 岸幘立清曉,山頭生薄陰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岸幘
- 水光忽倒樹,山勢欲傍人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暝色
- 日暮紛物態,山空銷客魂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同信道晚登古原
- 天地悲深阻,山川慰久留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細雨
- 云間落日淡,山下東風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江行晚興
- 回首房州城,山中夜何永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十七日夜詠月
- 天地慳豪杰,山川泣吏民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翁高郵挽詩
- 鳥雀寒不下,山川迥相對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送友人入塞
- 澗草短短青,山月朗朗明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其二愁
- 盤空躡翠到山巔,竹殿云樓勢逼天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題福唐觀二首
- 曾隨云水此山游,行盡層峰更上樓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題福唐觀二首
- 朝回時宴三山客,澗盡閑飛五色魚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題北平沼
- 不如將耳入山去,萬是千非愁殺人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思山詠(一作鄭遨詩)
- 戈矛若林成山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董逃行
- 穿豁下巖{山/牙}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渡連圻詩
- 永結意于鷲山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三言 構象臺
- 嶺云朝合陣,山月夜臨營。 -- 出自隋·陳子良·贊德上越國公楊素
- 我家吳會青山遠,他鄉關塞白云深。 -- 出自隋·陳子良·于塞北春日思歸
- 欲識相思處,山川間白云。 -- 出自隋·孔紹安·別徐永元秀才
- 故鄉尚萬里,山秋猿夜鳴。 -- 出自隋·孫萬壽·東歸在路率爾成詠
- 澗戶散余彩,山窗凝宿陰。 -- 出自隋·楊素·山齋獨坐贈薛內史
- 晨登翅頭山,山曛黃霧起。 -- 出自唐·包融·登翅頭山題儼公石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