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6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水繞彭城樓,山圍戲馬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鄭戶曹
- 水繞袁城樓,山圍戲馬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鄭戶曹
- 河從百步響,山到九里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鄭戶曹
- 初如濛濛隱山玉,漸如濯濯出水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記所見開元寺吳道子畫佛滅度以答子由
- 飛樓涌殿壓山谷,朝鐘暮鼓驚龍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徑山
- 夜涼人未寢,山靜聞響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宿望湖樓再和
- 憶昔舜耕歷山鳥為耘,如今老鴉種麥更辛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鴉種麥行
- )道傍倘有山中舊,問我收身早晚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曾子開従駕二首
- 歸來長安望山上,時移事改應潸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晉卿作煙江疊嶂圖仆賦詩十四韻晉卿和之語
- 路窮朱欄出,山破石壁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僧清順新作垂云亭
- 不堪土肉埋山骨,未放蒼龍浴渥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
- 他年五君詠,山王一時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叔弼云履常不飲故不作詩勸履常飲
- 他年若訪潛山居,慎勿逃人改名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仲素寺丞致仕歸隱潛山
- 落落君懷抱,山川自屈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宋復古畫瀟湘晚景圖三首
- 誰知愛酒龍山客,卻在漁舟一葉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九日舟中望見有美堂上魯少卿飲處以詩戲之
- 急攜清歌女,山郭及未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公擇過云龍張山人輒往従之公擇有詩戲用其
- 海靜蛟鼉出,山空草木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送趙?幾歸覲錢塘遂赴永嘉
- 太守王夫子,山東老俊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荊州十首
- 行穿古縣并山麓,野水清滑溪魚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二月十六日,與張、李二君游南溪,醉後,相
- 不知野屐穿山翠,惟見輕橈破浪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會客有美堂,周邠長官與數僧同泛湖往北山,
- 豈如閑官走山邑,放曠不與趨朝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司竹監燒葦園因召都巡檢柴貽勖左藏以其徒會
- 公詩擬《南山》,雄拔千丈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寄天選長官?此詩為釋道潛作?
- 昏昏水氣浮山麓,泛泛春風弄麥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寶雞縣斯飛閣
- 歸來笛聲滿山谷,明月正照金叵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百步洪二首
- 此生初飲盧山水,他日徒參雪竇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圓通禪院,先君舊游也。四月二十四日晚,至
- 洞暖無風雪,山深富鹿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詩既為留三絕句于
- 無心只是青山物,覆頂宜歸紫府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謝人惠云巾方舄二首
- 蘭山搖動秀山舞,小白桃花半吞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馮判官之昌國
- 君不見峨眉山西雪千里,北望成都如井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雪齋(杭僧法言,作雪山于齋中。)
- )桐柏煙橫山半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新息留示鄉人任師中(任時知瀘州,亦坐事
- 子方得郡古山陽,老手風生謝刀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表弟程六知楚州
- 崖蜜助甘冷,山姜發芳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地黃
- 浮云有意藏山頂,流水無聲入稻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失題二首
- 道場山頂何山麓,上徹云峰下幽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道場山何山
- 石室有金丹,山神不知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盧山五詠 圣燈巖
- 灑掃門前路,山公亦愛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訪張山人得山中字二首
- 岌岌類鞭石,山川非會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西新橋
- 黃雞白酒云山約,此計當時已浩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秋興三首
- 空餐云母連山盡,不見蟠桃著子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濠州七絕 彭祖廟(有云母山,云彭祖所采服
- 偶留一吷千山上,散作人間萬竅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子由在筠作東軒記或戲之為東軒長老其婿曹煥
- 舉鞭拍手笑山簡,只有并兒一葛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西湖戲作
- 南賓舊屬楚,山上有遺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屈原塔?在忠州,原不當有塔于此,意者后人
- 丹成逐我三山去,不作巫陽云雨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朝云
- □□灑落江山外,留與人間激懦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村醪二尊獻張平陽
- 野水開冰出,山云帶雨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山村
- 谷鳥驚棋響,山蜂識酒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綠筠堂
- 且作東諸侯,山城雄鼓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景仁留別
- 道人出山去,山色如死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辯才法師復歸上天竺以詩戲問
- )雨余北固山圍座,春盡西湖水映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林子中王彥祖唱酬
- 且憑造物開山骨,已見天吳出浪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同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