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6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鸚鵡西飛隴山去,芳洲之樹何青青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鸚鵡洲
- 木魅風號去,山精雨嘯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過四皓墓
- 市向晡前散,山經夜后寒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小桃源
- 樹繞蘆洲月,山鳴鵲鎮鐘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上答崔宣城
- 花枝拂人來,山鳥向我鳴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游謝氏山亭
- 狂客歸四明,山陰道士迎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對酒憶賀監二首
- 平明別我上山去,手攜金策踏云梯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別山僧
- 常聞玉泉山,山洞多乳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
- 謝公正要東山妓,攜手林泉處處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示金陵子 (一作金陵子詞)
- 謝脁已沒青山空,后來繼之有殷公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酬殷明佐見贈五云裘歌
- 野花妝面濕,山草紐斜齊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曉晴
- 胡雁鳴,辭燕山,昨發委羽朝度關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鳴雁行
- 入郭登高樓,山川與云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
- 明日登高去,山僧孰與從? -- 出自唐·李白·宿無相寺
- 我聞隱靜寺,山水多奇蹤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通禪師還南陵隱靜寺
- 地即帝王宅,山為龍虎盤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金陵其一
- 謝公自有東山妓,金屏笑坐如花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攜妓登梁王棲霞山孟氏桃園中
- 且從康樂尋山水,何必東游入會稽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與謝良輔游涇川陵巖寺
- 野禽啼杜宇,山蝶舞莊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句
- 驚波一起三山動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橫江詞其六
- 巨鰲莫戴三山去,我欲蓬萊頂上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懷仙歌
- 今年敕放巫山陽,蛟龍筆翰生輝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自漢陽病酒歸寄王明府
- 峽里聞猿叫,山頭見月時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友生游峽中
- 恨無人借買山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浣溪沙
- 從來只為溪山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菩薩蠻·買田陽羨吾將老
- 淡云斜照著山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鄉子·雨暗初疑夜
- 溪女方偷眼,山僧莫眨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歌子·師唱誰家曲
- 向望湖樓,孤山寺,涌金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行香子·攜手江村
- 但遠山長,云山亂,曉山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行香子·一葉輕舟
- 認得醉翁語,山色有無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
- 但知臨水登山嘯詠,自引壺觴自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哨遍·為米折腰
- 但遠山長,云山亂,曉山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行香子 過七里瀨
- 斷腸簇簇云山,重重煙樹,回首望、孤城何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祝英臺近·掛輕帆
- 生還各有青山興,病起猶能小字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和
- 飆馳不及視,山川儼莫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昭陵六馬,唐文皇戰馬也,琢石象之,立昭陵
- 潮隨暗浪雪山傾,遠浦漁舟釣月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金山寺
- 沙河燈火照山紅,歌鼓喧喧笑語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望海樓晚景五絕
- 沙河燈火照山紅,歌鼓喧呼笑語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望海樓晚景五絕
- 靈均去后楚山空,灃陽蘭芷無顏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歸朝歡 和蘇堅伯固
- 我歸自南山,山翠猶在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
- 春旱憂無麥,山靈喜有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壬寅二月,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滅決囚禁。自
- 吳儂生長湖山曲,呼吸湖光飲山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林逋詩后
- 一覽吞數州,山長江漫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甘露寺
- 東風知我欲山行,吹斷檐間積雨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新城道中二首
- 自言正直動山鬼,豈知造物哀龍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登州海市
- 故人應在千山外,不寄梅花遠信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虔州八境圖八首(〔原無引,據它本補。〕)
- 帝觴分余瀝,山骨醉后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白水山佛跡巖(羅浮之東麓也,在惠州東北二
- ?井有十四,自山下至山上,其十三井常空,盛夏水漲,則鹽泉迤邐遷去,常去于江水之所不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諸葛鹽井
- 他年若畫蔣山圖,為作泉公喚居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六月七日泊金陵,阻風,得鐘山泉公書,寄詩
- 溪南渡橫木,山寺稱小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