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5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今朝更踏山陰道,卻向云間認(rèn)八松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山陰道中
- 金山寺裹山,焦山山裹寺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游金焦兩山以雨而輟
- 曉霧暗蒸山寺雨,松風(fēng)深隱海門潮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資圣寺
- 但愛山又山,喬林間修竹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大梅山
- 瘦藤拄破山頭云,山蹊盡處開危亭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登育王望海亭
- 埭高幾如山,潮至不留殘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淳丞上虞
- 江頭有東山,永懷謝家安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淳丞上虞
- 崔嵬瞻吳山,莽蒼望西湖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同官登敕局小樓觀雪
- 天下大峨山,雄秀盤厚地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餞李君亮著作守眉山分韻得翠字
- 老親懷故山,色養(yǎng)謹(jǐn)承志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餞李君亮著作守眉山分韻得翠字
- 吾聞岷峨山,聳秀且千里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劉望之圖錄惠示文卷次韻為謝
- 廬山高哉山谷字,蜀女織就新冰綃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錢文季少卿以蜀中織成山谷廬山高為壽次韻
- 起穿靈石山,萬松介而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求仲抑招游山歸途遇雨
- 層層得好山,是處足飽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石時亨飽山閣
- 環(huán)滁皆好山,風(fēng)月當(dāng)平分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高仲遠(yuǎn)赴滁倅
- 郡齋正據(jù)山直上,一覽萬家無遺形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王道州
- 重來長道山,批敕兼瑣闈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趙子直貳卿帥三山
- 朅來登囿山,一覽萬山會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王成之給事囿山堂
- 目力不容山隔斷,詩情長與酒無窮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婺女極目亭
- 主人勿戀山中桂,招隱還應(yīng)看小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鹿伯可郎中園池雜詠·桂堂
- 隨時到柯山,逢人細(xì)訪考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長生草
- 帝城有仙山,雙徑森萬玉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史少師賜第賞芍藥分韻得木字
- 來游大梅山,涉山知幾重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侍仲舅同諸表游山
- 道院無忘山谷賦,郡齋當(dāng)繼潁濱文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王伯奮守筠陽
- 平生臨平山,知誦藕花句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宿佛日山
- 最恨花光山下路,數(shù)聲杜宇背人飛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花光寺送使者書壁
- 繞殿持經(jīng)山四合,繚墻行道木千章。 -- 出自宋·許及之·被旨祈禱數(shù)至天竺珪僧錄法語白云堂詩為賦唐
- 朝來已報山城社,客里那知花信寒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社日雨
- 竹雞啼罷山村雨。 -- 出自·王炎2·青玉案·深紅數(shù)點(diǎn)吹花絮
- 白雨濯青山,孤云靄余姿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赴城南隱居小集
- 金門棲霞山,派續(xù)修水濆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棲霞高士以詩鳴於時方幸締交而赴玉隆之請鶴
- 風(fēng)流高出山翁上,不用擎鞭問葛強(qiáng)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別襄陽帥
- 今夜雨昏山月暗,淚痕元不減金波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寒食雨中
- 群仙拍手山頭笑,笑我漂零胡不歸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又用韻
- 千門曉日山河麗,萬國春風(fēng)草木香。 -- 出自宋·崔敦詩·淳熙六年春帖子詞·皇帝合六首
- 買個扁舟,山南游遍,山北歸來。 -- 出自宋·趙汝愚·柳梢青·水月光中
- 巖巖龍固山,迢迢括蒼溪。 -- 出自宋·趙汝愚·神秀樓落成
- 煙橫極浦山無際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扛·青玉案·一年陌上尋芳意
- 千里靜,江山改觀,羽旄增色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滿江紅·騰茂飛英
- 新月巧穿山,桂樹影高群木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好事近·新月巧穿山
- 望故國江山,東風(fēng)吹淚,渺渺在何處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摸魚兒·喜連宵
- 試著小屏山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菩薩蠻·平蕪冉冉連云綠
- 問何事、春山斗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孤雁兒/御街行
- 誰憐飯顆山頭瘦,卻想松江水面肥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主簿喜雨二首
- 苔痕點(diǎn)綠山頭石,花影浮紅水面云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虎丘勸農(nóng)
- 晚晴依舊山光好,穩(wěn)穩(wěn)移舟傍玉津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送鄧舍人將漕西淮用舍人坐上詩韻
- 憑君試讀山君傳,鶴豈能言為嫉邪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朱天永示仆二詩蓋有激而云者因用其韻以廣之
- 舟行又勝山行好,兩岸芳菲一顧中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臨安泛舟
- 休休且畢山林愿,去去空懷畎畝憂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書懷
- 自古雙溪山水鄉(xiāng),風(fēng)流仍繼沈東陽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送張子儀尚書起鎮(zhèn)東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