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5個(gè)字的詩句
山在第五個(gè)字的詩句
- 七澤過名山,相逢黃落殘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遇元上人
- 往年長白山,發(fā)憤忍饑寒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贈(zèng)劉五經(jīng)
- 吾徒自有山中鄰,白晝冥心坐嵐壁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城中懷山友
- 大象影和山面落,兩江聲合郡前流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歐陽侍郎(時(shí)在嘉州饋遺)
- 刺史密會(huì)山客意,復(fù)念網(wǎng)羅嬰無辜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觀放魚歌
- 種玉不耕山外非內(nèi)粹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贈(zèng)金鵝山人沈師魯
- 伯齡不厭山,山不養(yǎng)伯齡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揚(yáng)州送伯齡過江
- 出山忘掩山門路,釣竿插在枯桑樹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出山作
- 萬里度關(guān)山,蒼茫非一狀。 -- 出自唐·崔融·橫吹曲辭·關(guān)山月
- 草堂前有山,一見一相寬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與僧話舊
- 誰能夜向山根宿,涼月初生的有仙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西縣道中有短亭,巖穴飛泉隔江灑至,因成二
- 誰人肯信山僧語,寒雨唯煎治氣湯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好客
- 唯應(yīng)靜向山窗過,激發(fā)英雄夜讀書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雁和韋侍御
- 前路望鄉(xiāng)山,近家見門柳。 -- 出自唐·劉昚虛·送韓平兼寄郭微
- 君不見高山萬仞連蒼旻,天長地久成埃塵。 -- 出自唐·孟云卿·行路難·君不見高山萬仞連蒼旻
- 千門曉映山川色,雙闕遙連日月光。 -- 出自唐·薛奇童·云中行
- 歲晏風(fēng)落山,天寒水歸壑。 -- 出自唐·吳少微·和崔侍御日用游開化寺閣
- 洛陽城北山,古今葬冥客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北原情三首
- 鯨度乍疑山,雞鳴先見日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送王秀才往安南
- (第三拍)山川路長誰記得,何處天涯是鄉(xiāng)國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琴曲歌辭·胡笳十八拍
- 知爾素多山水興,此回歸去更來無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送劉寰北歸
- 長嘆指故山,三奏歸來詞。 -- 出自唐·獨(dú)孤及·癸卯歲赴南豐道中聞京師失守寄權(quán)士繇韓幼深
- 西上轘轅山,丘陵橫今古。 -- 出自唐·獨(dú)孤及·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
- 勒銘燕然山,萬代垂芬郁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綿竹山四十韻
- 一心忠赤山河見,百戰(zhàn)功名日月知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敷水有丐者云是馬侍中諸孫,憫而有贈(zèng)
- 愁黛不開山淺淺,離心長在草萋萋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玉女廟
- 回看帶礪山河者,濟(jì)得危時(shí)沒舊勛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閑書
- 鰲頭一蕩山雖沒,烏足重安日不昏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文德初聞車駕東游
- 萬里指吳山,高秋杖錫還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送僧歸破山寺
- 巴東有巫山,窈窕神女顏。 -- 出自唐·張潮·雜曲歌辭·長干行
- 常恐游此山,果然不知還。 -- 出自唐·張潮·雜曲歌辭·長干行
- 襄漢水,峴山垂,漢水東流風(fēng)北吹。 -- 出自唐·張潮·襄陽行
- 琥珀盤生山芍藥,絳紗囊佩木香花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行到鹿兒山更惡,八千歸路可勝勞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戲呈唐卿
- 猶聞別鶴山中怨,忽送冥鴻日外沉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刑部侍郎仕王熙仲挽詞
- 君不見巫山高高半天起,絕壁千尋盡相似。 -- 出自唐·閻立本·巫山高(一作閻復(fù)本詩)
- 君不見巫山磕匝翠屏開,湘江碧水繞山來。 -- 出自唐·閻立本·巫山高(一作閻復(fù)本詩)
- 聞君訪遠(yuǎn)山,躋險(xiǎn)造幽絕。 -- 出自唐·李適適·答宋十一崖口五渡見贈(zèng)
- 昔吾游箕山,朅來涉潁水。 -- 出自唐·李適適·餞許州宋司馬赴任
- 沼蘋白帶,山花紫苞。 -- 出自唐·席元明·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(得郊字)
- 近郭城南山寺深,亭亭奇樹出禪林。 -- 出自唐·史俊·題巴州光福寺楠木
- 淮南有小山,嬴女隱其間。 -- 出自唐·張昌宗·太平公主山亭侍宴
- 高館基曾山,微冪生花草。 -- 出自唐·丘均閭·臨水亭
- 江上饒奇山,巑羅云水間。 -- 出自唐·尹懋·秋夜陪張丞相趙侍御游灉湖二首
- 陳云出岱山,孤月生海水。 -- 出自唐·劉庭琦·從軍
- 白云天臺(tái)山,可思不可見。 -- 出自唐·沈如筠·寄天臺(tái)司馬道士
- 雪中凌天山,冰上渡交河。 -- 出自唐·陶翰·燕歌行
- 起來望樊山,但見群玉峰。 -- 出自唐·孟彥深·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,新春大雪,以詩問之
- 岱馬臥陽山,燕兵哭瀘水。 -- 出自唐·劉灣·云南曲
- 行路難,故山應(yīng)不改,茅舍漢中在。 -- 出自唐·馮著·行路難·男兒坎軻徒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