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5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粉籜漸高山徑筍,綠旗初展石巖茶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上巳日州園東樓
- 晴光轉群山,翠色著萬瓦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題延平閣
- 封題原是山家寶,盡日虛堂試品程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詩送茶寄孫之翰
- 雨云來去山明滅,風浪高低日動搖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許寺丞泊釣龍臺見寄
- 歲月暗驚山色古,愁情長與草芽新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漳南十詠·城東水閣
- 客身元是山林種,見此如何不動情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靈巖寺
- 綠發仙人山澤癯,出游入息幾曾拘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寄方巖
- 宋祖高臺山上頭,三閒破屋蔽層丘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凌歊臺
- 庭樹夜留山鳥宿,洞門早為野支開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送劉允叔主簿歸山中
- 翠疊畫屏山隱隱,冷鋪文簟水潾潾,斷魂何處一蟬新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浣溪沙
- 凝思倚屏山,淚流紅臉斑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菩薩蠻·回塘風起波文細
- 西北有高山,云是文殊臺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清涼山贊佛詩 四首
- 天地有此山,蒼崖閱興毀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清涼山贊佛詩 四首
- 一尺過江山,萬點長淮樹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生查子·旅思
- 浮云起高山,悲風激深谷。 -- 出自漢·秦嘉·贈婦詩
- 日暮登春山,山鮮云復輕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
- 別業在春山,懷歸出芳甸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蘇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見贈作
- 斂衽歸故山,敷言播天壤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貽丁主簿仙芝別
- 空中望小山,山下見馀雪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題應圣觀
- 雨雪沒太山,誰能無歸心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升天行貽盧六健
- 落日下西山,左右慘無言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舟中別武金壇
- 抗策還南山,水木自相親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終南幽居獻蘇侍郎三首時拜太祝未上
- 落日照秋山,千巖同一色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田家雜興八首
- 松柏生深山,無心自貞直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泛茅山東溪
- 子細看山山不動,是船行。 -- 出自唐·敦煌曲子·浣溪沙·五兩竿頭風欲平
- 元是昆侖山頂石,海風吹落洞庭湖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君山
- 常時愛縮山川去,有夜自攜星月來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天臺葉尊師
- 婆娑戀酒山花盡,繞繚還家水路通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陳秀才將游霅上便議北歸
- 白鳥不歸山里去,紅鱗多自鏡中來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越州袁秀才林亭
- 禰衡莫愛山中靜,繞舍山多卻礙人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書原上鮑處士屋壁
- 晝寢不知山雪積,春游應趁夜潮歸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寄臺州孫從事百篇(登第初授華亭尉)
- 海中日出山先曉,世上寒輕谷未春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寧國寺(新城縣)
- 臺殿漸多山更重,卻令飛去即應難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寶林寺禪者壁(山名飛來峰)
- 擁翠捫蘿山屐輕,飄飖紅旆在青冥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陪馮使君游六首·登干霄亭
- 風破綺霞山寺出,人歌白雪島花飛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陪馮使君游六首·釣罾潭
- 海上驚驅山猛燒,吹斷狂煙著沙草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龔光大師草書歌
- 半斜半傾山衲濕,醉來把筆獰如虎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觀懷素草書歌
- 人不知,青山白云徒爾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盧舍人三首
- 一夢辭舊山,四鄰有新哭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春晚閑居寄陳嵩伯
- 吾師楞伽山中人,氣岸古淡僧麒麟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經曠禪師院
- 玉甃金湯山岳峻,花藏臺榭管弦清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大蜀皇帝潛龍日述圣德詩五首
- 夢到海中山,入個白銀宅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夢游仙四首
- 道朗居太山,達磨住熊耳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大愿和尚
- 颼槭松風山棗落,閑關溪鳥術花開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天臺葉道士
- 厚于鐵圍山上鐵,薄似雙成仙體纈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還舉人歌行卷
- 岸如洞庭山似剡,船漾清溪涼勝簟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泊秋江
- 捫蘿蓋輸山屐伴,駐旆不見朝霞濃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和楊使君游赤松山
- 五氵曵江山寺,禪林境最奇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入五氵曵
- 飛錫下崆山兇,清高世少雙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廬山衲僧
- 餓著首陽山,生廉死亦樂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