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5個(gè)字的詩句
山在第五個(gè)字的詩句
- 四周不盡山,一望無窮水,散西風(fēng)滿天秋意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沉醉東風(fēng)·掛絕壁松枯倒倚
- 誰解閑居山后意,**秀,小蓬莊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江城子·法光普照道門昌
- 一帶無盡山川,洞天幽圃,自有神仙域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無俗念 通仙觀作
- 面對天闕山,終日如賓客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和劉伯溫秋懷韻(四首。劉旅興五十首中
- 若非游名山,曷以豁幽閉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游涇川水西寺蕳葉八宣慰劉七都事章卞二元師
- 別歸金華山,幸有云半畝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予奉詔總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實(shí)與纂修尋以病歸
- 更深不耐山烏哭,擫管調(diào)絲作新曲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春夜辭
- 豈非東蒙山中舊隱士,面目猶帶河朔風(fēng)塵頑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畫山水圖歌
- 我生素有山水癖,向之不覺開心顏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畫山水圖歌
- 吾將終老山之間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畫山水圖歌
- 去向神泄山,依巖縛茅屋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陳彥正教授之官富州
- 石門碧作山,怒瀉千丈瀑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陳彥正教授之官富州
- 別后不見山,比昔山如長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游覽雜賦(三首)
- 勿升元辰山,去踏馬蹄石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劉贊府之官都昌五十韻
- 特敕還故山,許與煙霞親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方生還寧海(并序)
- 取之不盡山木多,植援因以限人過,盛京吉林各分界,蒙古執(zhí)役嚴(yán)誰何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柳條邊
- 物華依舊山河異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賀新郎
- 東登首陽山。 -- 出自魏晉·曹叡·步出夏門行
- 有如倚太山。 -- 出自魏晉·曹叡·種瓜篇
- 三和璧在山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贈(zèng)鄭曼季詩四首 南衡
- 遐舉游名山。 -- 出自魏晉·盧諶·詩
- 白鶴云間山色遠(yuǎn),黃牛車緩柳陰深;桑麻未異豐年景,刀火偏多報(bào)國心;肯向鵑聲卜末劫,金戈鐵馬動(dòng)長吟! -- 出自·老舍·過天津橋
- 又聞吳越山,中明水澄鮮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憶山送人
- 只有東北山,依然送歸軒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憶山送人
- 杲兄死常山,烈士淚滿頤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顏書四十韻
- 庭前三小山,本為水中楂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答二任五言二十韻
- 長江觸山山欲摧,古佛咒水山之隈,千航萬舸膝前過,仰視絕頂皆徘徊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游陵云寺
- 庭前三小山,本為山中楂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答二任
- 古郡帶荒山,寒泉出西郭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荊門惠泉
- 山水蹙,恐我后世鄙且愚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丙申歲余在京師鄉(xiāng)人陳景回自南來?xiàng)壠涔俚锰?/a>
- 棕鞋踏遍山南北,只與白云相送迎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春曉山行
- 東風(fēng)似見山童懶,自與幽人掃徑苔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幽棲
- 白云滿空山,山空不未歸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訪李延不值
- 大纛高牙山水縣,褒衣博帶藻芹宮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平章命
- 閑官愛說山中話,為有歸田錄未成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游城西故趙尚書果園與蕭文明李士常陳玉汝潘
- 人民不異山川同,公不思?xì)w樂關(guān)中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新豐行
- 陰房半扃山鬼嘯,海水不斷天風(fēng)來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畫松為顧良弼主事題
- 只應(yīng)識(shí)得山中樂,無復(fù)人間送喜情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畫禽
- 窈窕斜通山澗曲,分明直與釣磯平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橫塘春水
- 南國地夸山水麗,東曹官愛簿書稀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送儲(chǔ)靜夫主事之南京吏部兼寄夏廷章
- “郡守蘇軾、山人張?zhí)祗K、詩僧道潛月中游”題名十六字,在徐州百步洪岸石,石半入水,水落輒隱隱見沙沫間,篙師漁人不能識(shí),而崖石險(xiǎn)絕,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徐州洪蘇墨亭書坡老石刻后(有序)
- 湘女廟前山似黛,柳公亭下石如林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與顧天錫夜話和留別韻(時(shí)天錫謫永州府同知
- 山翁只在山中老,看盡春光不入城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梅澗
- 為園每課山僮業(yè),弄筆先憐稚子才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幽懷(四首)
- 君恩若放山林去,始是云霄得意時(shí)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春興(八首)
- 蕭索郡齋山樹里,坐看黃葉漸回春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送范秋官以貞謫鳳翔判得真字(吏部擬謫廣南
- 出城得佳山,兩峰特奇詭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李翰林墓
- 郁郁紫柏山,英風(fēng)渺千載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留侯廟
- 昨日定軍山下過,蒼天一望故悠悠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早發(fā)沔縣遇雨
- 錢塘後到山最勝,下枕湖水相縈旋。 -- 出自宋·并敘·次韻子瞻游徑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