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5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吟入惠山山下寺,古泉閑挹味何嘉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惠山寺留題
- 郡在中條山腳下,鹽南風(fēng)起晝昏昏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解梁官舍
- 欲去天臺山,即別長安道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馮尊師
- 共待中條山有雪,寺樓吟盡更同誰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次韻和朗公見贈
- 南山復(fù)北山,{左石右訇}礚若贙虎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雷
- 先請境內(nèi)山,熊耳有如聾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合崖湫
- 請誅安祿山,先覺不見納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懷賢詩之李兵部
- 解梁雖近山,堯埆費耕墥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寄題陜府南溪兼簡孫何兄弟
- 一命佐碭山,枳棘聊容足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朱九齡
- 歲暮客商山,謫居多晝眠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歲暮感懷貽馮同年中允
- 云疏煙淡山仍遠(yuǎn),露冷天高草已衰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風(fēng)從萬歲山頭至,多少煙嵐并此清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宮小閣納涼
- 雨后靜觀山意思,風(fēng)前閑看月精神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安樂窩中酒一樽
- 洛川多好山,伊川多美竹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游山二首
- 目亂千萬山,一山一重?zé)煛? -- 出自宋·邵雍·川上懷舊
- 為今日之山,是昔日之原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川上懷舊
- 空余女幾山,正對三鄉(xiāng)驛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故連昌宮
- 圣在人中山,心從行上修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金玉吟
- 生平愛山山未足,由此看盡天下山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代書寄華山臺觀武道士
- 西南有高山,山有杳冥間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女幾祠
- 憑同始見山河壯,入夏方知日月長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有唐吟
- 門外似深山,天真信可還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小圃睡起
- 迅雷震后山川裂,甘露零時草木香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蒼蒼吟寄答曹州李審言龍圖
- 多情會得山神意,猶恐行人欠翠微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十日西過永濟橋
- 南畝耕,東山臥。 -- 出自元·關(guān)漢卿·【南呂】四塊玉 閑適
- 玄云起西山。 -- 出自魏晉·劉楨·詩
- 陳賞越丘山。 -- 出自魏晉·王粲·從軍詩
- 白日半西山。 -- 出自魏晉·王粲·從軍詩
- 西看柏楊山。 -- 出自魏晉·王粲·詩
- 光風(fēng)起香山。 -- 出自南北·蕭衍·游鐘山大愛敬寺詩
- 帆自巴陵山下過,雨從神女峽邊來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與龐復(fù)言攜酒望洞庭
- 紅旆路幽山翠濕,錦帆風(fēng)起浪花飄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送唐中丞開淘西湖夏日游泛因書示郡人
- 清話未同山寺宿,離歌已向客亭聞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送竇秀才
- 在處若逢山水住,到時應(yīng)不及秋前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送長安羅少府
- 欲買廬山,山前三畝,小橋橫過松間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滿庭芳·欲買廬山
- 也何必、牛山苦沾衣,算只好龍山,醉狂吹帽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洞仙歌·今春閏好
- 愿得吳山山前雨,長恁晚簾纖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少年游·前時相見
- 似夢覺,曉山瑤臺十里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下水船·百紫千紅翠
- 朝云暮雨山頭宅,暖日晴風(fēng)陌上花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陌上花八首
- 大山宮,小山霍,欲識山高觀石腳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酬李唐臣贈山水短軸
- 開梅山,梅山開自熙寧之五年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開梅山
- 開梅山,開山易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開梅山
- 得居溪南山,食飲與山對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游信州南巖
- 霧作吞吐山卑高,君不見幕中群公府曹掾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同楊希仲吳子進(jìn)李希孝張景良北關(guān)納涼晚過大
- 驅(qū)馬馬走山,回車車漸水,涂窮我何適,慟哭盈襟淚,巢居識風(fēng)聲,穴藏知雨意,救斗曾得傷,纓冠亦可已,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西歸七首次韻和泗州十五叔父五
- 有背如泰山,未覺毛羽輕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感興五首次韻和李希孝一
- 還朝便與山水疏,只有此月隨吾居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和王定國二首二
- 直欄橫牖山周遭,晨參夜諷聲嘈嘈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徑山
- 王師頃縛山西酋,朝廷卻懷西顧憂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外舅杜侍御使陜西自徐州移作
- 失腳落番山,杳杳隨風(fēng)吹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十月旦讀子美北風(fēng)吹瘴癘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